广东南澎列岛自然保护区位于南海东北端与台湾海峡西南端交汇的广袤海面上,地处福建、广东、台湾3省及东海与南海两海的交汇处,地理位置紧贴北回归线,区位优势明显,水文气候条件独特,海底地形地貌奇妙,众多的岛屿、棋布的礁岩仍然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保护区于2012年升格为广东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12月,保护区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7°6’26’’和北纬 23°15’34’’、东经117°16’20’’和北纬23°10’47’’、东经117°23’44’’和北纬23°18’36’’、东经117°13’44’’和北纬23°23’25’’的四点连线范围,总面积为35679公顷。
保护区的底质极为特殊,以岩礁、砂、沙砾和砂泥等为主,海底粗糙,起伏不平,礁石林立,生境多样;保护区具有典型的上升流生态系统、岩礁生态系统、海藻场生态系统和珊瑚生态系统。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独特的海底自然地貌与近海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珍稀濒危海洋动物与渔业种类及其栖息地、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目前已发现的海洋生物有1308种,主要经济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772种;已发现珍稀濒危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达2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白海豚、鹦鹉螺等9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瓶鼻海豚、印太江豚等27种。
南澎列岛
中华白海豚
据调查,保护区及周边海域共发现中华白海豚13头。中华白海豚身体修长呈似纺锤状,吻突狭长而侧扁,成年豚体长2.0m~2.5m,最大体长可达2.7m,体重200kg~250kg,刚出生幼豚体长约1m左右。中华白海豚在成长过程中,身体的颜色会发生改变,根据体色可划分为6个成长阶段:无斑点婴儿期,无斑点少年期,斑点少年期,斑点青年期,斑点成年期,无斑点成年期。
中华白海豚
石珊瑚
据调查,保护区及周边海域共发现中华白海豚13头。中华白海豚身体修长呈似纺锤状,吻突狭长而侧扁,成年豚体长2.0m~2.5m,最大体长可达2.7m,体重200kg~250kg,刚出生幼豚体长约1m左右。中华白海豚在成长过程中,身体的颜色会发生改变,根据体色可划分为6个成长阶段:无斑点婴儿期,无斑点少年期,斑点少年期,斑点青年期,斑点成年期,无斑点成年期。
软珊瑚
斯氏角孔珊瑚
卷曲黑星珊瑚
秘密角蜂巢珊瑚
柳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