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林业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爱版 > 林业要闻

《广东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印发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3-01-13

郁郁葱葱的湛江高桥红树林。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发改委印发了《广东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明确提出,将全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于以南岭山地为核心的南岭生态屏障,以丘陵浅山、森林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以河口、海湾、滨海湿地、海岛为主体的蓝色海岸带,以及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干流和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等重点流域生态功能区。

  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争取设立丹霞山国家公园;同时也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

  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个

  广东省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全省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整体保护。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取得突破进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广东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个,其中自然保护区377个、自然公园984个,是全国自然保护地建立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珠三角地区基本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持续改善,湿地保护率达50.27%。建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个,国家级海洋公园6个,保护区数量居全国前列。

  “十三五”期间,造林绿化1912.3万亩,完成拆旧复垦9万亩,茅洲河、练江等重点流域治污实现历史性突破、水质显著好转。

  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创造“广东经验”。在全国率先建立河长制、湖长制,跨市协调治水机制持续完善。深化低碳试点示范工作,探索建立碳普惠、碳交易制度,完成我国首个蓝碳碳汇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交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GEP核算制度体系。“广东省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形成品牌效应,“绿道、碧道、古驿道”建设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游憩网络初步构建。

  划分生态屏障、功能区

  《规划》提出,将全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于以南岭山地为核心的南岭生态屏障,以丘陵浅山、森林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以河口、海湾、滨海湿地、海岛为主体的蓝色海岸带,以及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干流和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等重点流域生态功能区。

  2025年前,着重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解决一批重点区域的核心生态问题。初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2035年前,全省森林、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有效发挥,生态稳定性明显增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碳汇能力显著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大大提升,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筑牢夯实,美丽广东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本实现。

  总体布局

  南岭生态屏障

  本区域主要涉及韶关、河源、梅州、阳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云浮等9个地市,含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山地丘陵区。

  该区域拥有我国重要生物物种基因库,被列入国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5098种,脊椎动物722种,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及“物种宝库”。

  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

  本区域主要涉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阳江、肇庆、清远、云浮等12个地市,包括南昆山—罗浮山、莲花山南段、鼎湖山、天露山、三桂山—笔架山等大湾区山体屏障以及白云山—帽峰山、大岭山—梧桐山—清林径—象头山—白云嶂、皂幕山、古兜山—黄杨山—五桂山等城市群内部重要山体。本区域是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也是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态战略区。

  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全球最多的淡水龟种类,以及仙湖苏铁、紫纹兜兰、黑脸琵鹭、黄胸鹀等典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是城市鸟类和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突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水源地。

  蓝色海岸带

  本区域主要涉及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共14个沿海地市,涉及南海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由韩江河口、珠江河口、练江河口、鉴江河口、大亚湾—大鹏湾、靖海湾、柘林湾、红海湾—碣石湾、阳江湾、水东湾—博贺湾、镇海湾—广海湾—银湖湾、雷州半岛、南澳岛—南澎列岛、川山群岛、万山群岛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组成。本区域是我省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实施海洋强省、支撑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区域,也是保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大陆海岸线长4114.3公里,居全国首位,独流入海河流93条,海岛1963个,优良深水港湾200多个。

  五江干流和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等重点流域生态功能区

  广东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有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珠江三角洲、粤东诸河和粤西诸河等七大流域共2.4万多条河流水系,总长度超过10万公里。其中,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是国内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五江干流串联起全省11个地级市中心城区,沿线总人口超过7000万。分布有中华鲟、鼋、花鳗鲡、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拥有南方波鱼、海南异鱲等约200种特有鱼类,以及黑脸琵鹭、白鹭、黑水鸡等众多水鸟,是重要的鱼类产卵区域、洄游通道与栖息地。

  重大工程

  南岭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加强华南虎、猪血木等珍稀动植物保护

  以推进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重点,统筹考虑自然地理单元完整性、生态系统关联性、自然生态要素综合性,整合相关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内容,加强南岭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

  实施天然林全面保护,开展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后备资源培育等天然林修复措施,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天然林蓄积量、生物量。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土地综合整治。

  加强华南虎、中华穿山甲、黄腹角雉、鳄蜥、莽山烙铁头蛇、英德睑虎、小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广东含笑、丹霞梧桐、仙湖苏铁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及其栖息地修复。

  加强猪血木、杜鹃红山茶、紫荆木、见血封喉、虎颜花、阳春秋海棠、圆籽荷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其生境保护修复。

  加强桫椤、合柱金莲木、报春苣苔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就地保护及其栖息地保护修复,建设缓冲带和生态廊道,以扩大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提升中心城区绿化率

  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矿区退化、损毁土地生态修复。重点推进森林进城围城建设,加快自然公园、主干道生态景观林和环城防护林带建设,优化森林网络布局,构筑城市森林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严格保护城市生态绿核,加强城市周围独立山丘等生态绿核保护,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提升中心城区绿化率。

  加强南昆山—罗浮山、莲花山南段、鼎湖山、云雾山—天露山等重点地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推进南昆山—罗浮山全面保护厚叶木莲、紫花红豆、毛叶茶、长叶竹柏、穗花杉、桫椤和中华鬣羚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莲花山全面保护藏酋猴、中华穿山甲、水鹿、水獭和桫椤、华南五针松、大苞白山茶、紫纹兜兰、土沉香、仙湖苏铁、苏铁蕨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鼎湖山加强格木、黑桫椤、土沉香、鸡毛松和白鹇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云雾山—天露山加强紫荆木、见血封喉、南方红豆杉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蓝色海岸带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加强红树林、海草床保护修复提升海洋蓝碳固碳增汇能力

  加强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海洋蓝碳固碳增汇能力。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高质量完成国家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任务,推进全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发展红树林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形成“红树林+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碳汇交易”等绿色产业发展示范。

  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交易试点,逐步完善蓝碳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标准体系,建立红树林碳汇交易机制。积极探索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红树林周边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大湾区绿色蓝湾。分类保护修复海岸线,对严格保护岸线重点加强自然岸线生态修复,对限制开发岸线重点加强人工岸线的改造,对优化利用岸线重点加强海岸生态功能提升。推进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加强海堤生态化建设,提高海岸带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提升重要河口生态环境质量,推进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治理。

  万里碧道和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推进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

  珠三角地区重点解决好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水岸空间侵占问题,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重点解决水源地保护、生态流量不足、生物栖息地萎缩和河湖生态环境问题。

  加强东江干流小水电绿色改造与清理整改,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区域保土蓄水能力。

  清退西江干流沿线违法建设、效能低下码头工厂,改善水生态环境,恢复自然岸线,加强河湖水系连通。

  推动北江、韩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防治,恢复保持水土功能。推进北江、韩江流域下游岸边带生态治理,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加强鉴江中上游复合型面源污染防治,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强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生态流量管控,加强岸边带治理和管控,提高利用效能。推进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工程,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

  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争取设立丹霞山国家公园

  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争取设立丹霞山国家公园。构建重要原生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网络,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地范围并勘界立标,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加强南水湖和罗坑水库河溪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修复生态库岸、退化湿地,综合治理小流域。开展珍稀植物保护,提升改造石门台前进和大东山区域珍稀植物基地和仙湖苏铁园。探索建设南岭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库、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及大型珍稀濒危保护野生动物生态廊道,提升改造罗坑区域鳄蜥繁育基地。

  建立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古树名木认定、登记、建档、公布和挂牌保护工作。开展乳源大峡谷和阳山峰林峰丛地质地貌资源的调查与保护,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争取设立丹霞山国家公园,构建具有国际意义和国家代表性的地质资源保护地。

  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国际一流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区,全面提升迁地保护能力,特有、濒危、经济植物的迁地保护物种数达2万种,加强特有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和特色物种开发利用研究。

  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

  加强生态调查监测与评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生态调查监测与评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

  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信息化建设,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智慧管理水平。实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程,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安全。

  加强生态气象保障,建立健全配套基础设施及自然教育体验网络。

  对全省进行调查站点、监测网络布设,整合现代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运用环志标记、定位跟踪、视频监测、红外相机、声纹、自动传感、多光谱、高光谱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构建野生动植物监测、监管与评价预警系统,开展有害生物监测。

  开展勺嘴鹬等鸻鹬类、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种群监测,建立越冬地同步调查监测与保护网络。推进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的代表性类群监测体系建设,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提升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智慧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