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林业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爱版 > 林业要闻

绿美广东·点绿成金④丨广东森林康养产业正蓬勃发展

来源:南方农村报 时间:2024-11-07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近日,省林业局联合南方农村报深入全省林业一线开展绿美广东·点绿成金深调研,聚焦油茶、竹子、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度发掘各地提高绿美广东的经济效益、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以彰显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经济价值,畅通“两山”转化渠道,奏响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新“粤”章。

  10月23-25日,在广东省徳耆慈善基金会资助下,20位活力高血压志愿者走进佛山市三水区的南丹山森林康养基地,感受那里的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深呼吸“天然氧吧”的负氧离子,体验专业森林疗养师的服务。这不仅让他们身体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调理和改善,身心也得到了放松和释怀。

图片

  这是当下广东森林康养热的一个掠影。自2018年启动森林康养基地培育以来,广东省依托国有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森林旅游企业等主体进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目前,在册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67个(含试点),其中正式授牌28个,分布在全省15地级以上市的42县(市、区),经营范围总面积约5.06万公顷,平均森林覆盖率高达85.28%,年服务能力超1072万人次。计划到2025年底,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将达100个,森林康养质量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

  在广东省林业局的统筹指导下,各地正大力培植发展森林康养新业态,加快实现从“砍树”到“赏树”的转变,森林康养,作为广东林业产业新业态,正在蓬勃兴起。

  市场驱动,广东森林康养基地蓬勃发展

  前不久的国庆假日期间,距离广州市中心约56公里的花都区华东镇狮前村,游人如织笑语盈村。该村就是今年3月刚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试点)——花都七溪地森林康养基地的核心区所在地。

图片

  走进花都七溪地森林康养基地,青山环绕,绿树成荫,花草萋萋,溪水潺潺。这里天然生长着檀香、芸香、降香、蒲香,蕈香等5000多种、上亿株野生芳香植物,散发出的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我国有五千年辉煌芳香历史,是世界芳香中心。广东就是中国芳香生产中心,宋代的《陈氏香谱》记载:‘汉唐以来,言香者,必取南海之产’,‘南海’就是今天的广东。”七溪地森林康养基地负责人汪晓梅介绍,基地所在的狮前村,不仅芳香植物资源丰富,而且有着悠久的香文化,村民世世代代采香制香,迄今仍然保留了6个古老的制香作坊,基地就依托当地丰富的香文化资源与优越的生态环境,打造了集休闲与疗养为一体的芳香主题的康养基地,深受广大市民的追捧,节假日期间,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图片

  据了解,森林康养,就是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结合医学、养生学原理,为公众提供保健、康复、养老等多元化服务,旨在促进身心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森林康养能够明显促进人民身心健康。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愈发强烈,森林康养正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捧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工作人员说道,自2020年以来,明显感觉到大湾区居民到他们基地“吸氧洗肺”的人多了,游人往往全家人出动,呼朋唤友,自带口粮,到森林里吸氧洗肺。

  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广东森林康养产业正快速发展。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已基本形成“森林+疗养”“森林+运动”“森林+游乐”“森林+文化”和综合型等多种发展模式。

  “森林+疗养”发展模式。如梅州南寿峰,以中医药养生旅游为核心,种植红豆杉等南药、加工养生产品、提供中医药理疗、养生药浴、按摩等疗养项目,打造生态养生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周边乡镇的商铺、药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森林+运动”模式。如怀集玫瑰寻源谷,基地内有着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场地,提供了多项户外运动如山地越野、山地骑行和户外露营等,通过将运动移至森林环境中进行,利用森林的自然优势和疗愈效应,增强运动康养的效果。

  “森林+游乐”模式。如三水南丹山,提供了玻璃桥、玻璃滑道、森林飞索等游乐活动,基地内从观音山山顶到山脚设置了一条完整的森林游乐体验路线,结合南丹山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将游乐项目融于森林中,美景与游乐设施结合,能欣赏峡谷森林风光,同时让人们获得森林的疗养康复及舒压效益。

  “森林+文化”模式。如广宁竹海大观,发挥广宁拥有广东最大竹海的优势,巧妙地把竹文化、竹风情融入森林康养中,建设了竹生态艺术馆,传承和展示了非遗文化“竹编”,并无偿提供摊位给当地居民展销竹制品,值得推广。

  综合型模式。如韶关南雄帽子峰、梅州瑞山,韶关南雄是中国银杏之乡,基地利用底蕴深厚的银杏资源,发挥“银杏染秋”生态旅游品牌效应,属于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之一的帽子峰--三佳村农业观光--灵潭村--梅关古驿道--珠玑古巷,串联起了“森林康养基地”和周边景点,发挥联动作用,促进当地民宿、餐饮,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梅州瑞山以瑞山天泉为核心产品,将森林康养体验融入高端饮用水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高端饮用水经济链,以瑞山天然温泉为支柱板块,结合大埔的中药文化和花卉种植产业,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药浴、富含植物精气生的花浴等高端养生产品,打造一个健康养生、温泉度假、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的圣地,推进林业资源的转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林业一、二、三产业效益,增加当地就业。

  政策引领,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森林康养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森林康养作为“两山”理念的新实践,已成为我国绿色健康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

  广东作为林业大省,拥有1.43亿亩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53.03%,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地数量等关键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省林业局本着从严把关,高标准高水平打造的原则,印发了《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指引》,在充分发挥基地建设单位自主性的基础上,对森林康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康养设施,基地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和建设要求,已形成一批覆盖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相对成熟的森林康养基地,带动了林下种养、中药材、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生态、社会、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图片

  “但目前我省森林康养产业离高质量发展仍有距离,有不少短板需要弥补。”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钱万惠研究员表示,首先是森林康养产品内容不丰富,多数仍以传统休闲观光类为主,类型单一,具有地域特色的森林康养产品不多,缺少民族医药疗养、食品疗养等医养结合产品。其次,专业人才匮乏,森林康养不仅涉及森林旅游,还涉及医药、养老、体育等多个行业,对从业人员背景及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而目前我省森林康养师、森林疗养师、健康管理师等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三是基础设施不健全,目前多数试点基地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缺乏健康管理中心、康复中心和疗养中心等必要的康养服务设施,而且缺资金、缺龙头企业引领。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在相关政策的引领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多位森林康养专家表示,近些年广东高度重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在2020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2022年下发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2024年出台的《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中,都明确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森林康养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产品丰富、标准完善、服务优质、融合发展、效益明显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省森林康养产业体系。

  绿富双赢,康养让南粤“青山”变“金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康养基地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广东居民前来“打卡”,深度体验森林浴、森林健身、森林疗养带来的身心愉悦。森林康养正逐渐发展成为林下经济的朝阳产业,并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林农增收。

图片

  以花都七溪地森林康养基地为例,汪晓梅介绍,狮前村距离市区40公里,离花东镇政府17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弱。20世纪90年代,由于地处偏远,交通封闭,很多村民由此迁往北兴、花东居住生活。在最低谷时期,狮前村常住人口只有300人,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而如今,这个曾经的“空心村”正不知不觉热闹起来,农家乐从原来的几家,到现在的上百家,民宿从零到节假日爆满,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几年来,我们基地通过采购农副产品、聘请周边村民承包芳香基地业务、租住农民闲置房等方式,累计解决周边农民就业300人以上,每年带动农民增收1500万元以上。2022年带动周边就业人口100人以上,农民人均增收6万元。”王晓梅介绍说,公司的基地还成功入选了202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图片

  同样,在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周边,随着游人数量增多,附近的桃莲村将原本仅容一辆车通过的旧桥扩宽成两车道,村里的基础设施逐渐改善。村民纷纷将自家的宅基地改造成民宿和农家菜馆,方便外来游客居住、餐饮和打卡,乡村的面貌为之一新。

  省林业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快形成广东林业新质生产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广东森林康养产业为目标导向,统筹生态和金融保险产品开发、产业链建设、生态保护、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协同推进增收、增效、扩绿、健康等要求,将新发展理念具体落实到森林康养产业,推进“两山”转化的产业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品质化建设上,让发展的底色更绿、成色更足,形成依托优质森林资源发展绿色经济的广东样板,努力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为我省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