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为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营造良好关注森林氛围,首届广东省自然物种识别大赛正式启动。活动以“AI识图+随手拍”的活动形式开展,公众通过使用“随手拍识别物种”小程序拍照识别身边的物种,累积积分冲击排行榜,同时解锁更多的动植物知识。
11月20日至12月20日期间,共有4033位选手参与冲榜,143301人次访问小程序,累计识别出3564类物种。其中,被识别次数最多的物种包括月季花、山茶花、大熊猫、榕树、木樨(桂花)、三角梅、绿萝、鬼针草、鹅掌柴、樟树等。从数据可以看到,月季花、绿萝、鹅掌柴、朱槿等适合居家或办公室摆放的绿植广受市民欢迎,共有112人拍照识别出月季花,77人识别出绿萝;同时,榕树、木樨、三角梅、樟树等园林绿化树种也被不少市民抓拍上传。值得注意的是,大赛期间正值异木棉、银杏、山茶花开花时节,不少市民拍摄到其盛开的美丽景况。
当前,经历1个月的激烈角逐,首届广东省自然物种识别大赛排行前15名选手正式出炉,获奖名单如下:
目前大赛已经落幕,但“随手拍识别物种”小程序及其商城仍持续向公众开放!在接下来一年内,用户仍可通过小程序识别物种,累积积分兑换商场奖品,数量有限,先兑先得!
广东生物多样性知多D
广东省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7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有188种;维管束植物7700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55种。
广东省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近年来,广东省积极修订《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多份相关条例、通告;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工作、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切实提高市民对动物保护政策与法规的知晓率;组织开展华南虎、穿山甲、鳄蜥等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加大就地保护,开展人工繁育、野化训练、回归等工作;启动候鸟护飞行动等宣传教育活动。广东省多措并举,极大提升了本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