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3条经过中国,有2条经过宁夏,宁夏作为全球东亚-澳大利亚、中亚以及中国西部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繁衍地,具有承载鸟类迁徙的重要作用。据宁夏湿地管理机构、湿地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和宁夏观鸟协会等监测统计,今年宁夏过境鸟类已超过百万只,呈现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过境宁夏迁徙鸟类增多。特别是珍稀候鸟回迁过境数量明显增多,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数量达100余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小天鹅数量达1000余只,灰鹤1万余只,白琵鹭3000余只,豆雁、灰雁、灰鹤等数量超过2万余只集群停留在黄河湿地保护区惠农段过冬,鸟类数量相对往年明显呈增长趋势。将近30年未曾一见的中华秋沙鸭再次重现,白头鹤、鹮嘴鹬、槲鸫等鸟类刷新全区生物多样性记录。
二是候鸟停留时间增长。今年10月10日大天鹅过境石嘴山市惠农黄河湿地,12月6日8只天鹅最后离开沙湖运河南水域,时间停留长达57天,比往年停留时间增长一倍多。青铜峡库区湿地冬季候鸟居留时长延长,成为宁夏冬季候鸟居留的新热点。
三是鸟类分布区域扩大,种群数量增多。天鹅、灰鹤、豆雁、灰雁等鸟类以前只限于在某个区域分布,而目前在黄河沿线都有分布。通过监测,灰鹤集群分布最多的在惠农黄河湿地,在盐池有2000余只,红寺堡500余只,沙湖1000余只,青铜峡库区2000余只,天湖1000余只;大天鹅从10月10日“入境”宁夏,从几十只到百余只数量不等在五市黄河滩涂和湿地公园出现,总量达到千余只,是往年的2-3倍。
四是鸻鹬类候鸟迁徙数量下降。主要是适合黑翅长脚鹬、黑尾塍鹬、白腰草鹬等物种生存的滩涂沼泽湿地水量减少,干旱少雨等因素造成的。
宁夏湿地之所以鸟类越来越多,归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宁夏林草局切实部署和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加强对全区湿地的保护修复,建立湿地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对重要湿地的管理,为过境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和繁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