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今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通知》称,将推动全国于2022年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
今年,惠州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合理利用“社区边角料”“城市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惠州今年启动惠城中心区新建改造10个口袋公园,目前已完成8个“口袋公园”建设,让居民能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遇到大幸福。
拓展绿色公共空间,便利居民就近游园
造型小巧多样、景色清雅秀丽、游乐设施齐备……如今,漫步在惠州街头,不经意间就能邂逅“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至10000平方米之间,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据了解,惠州市政园林事务中心今年起启动惠城中心区新建改造10个口袋公园,目前,荷香园(新开河桥头绿地)、紫薇园(演达大道与南岸路交会处绿地)、西江园(西枝江桥头绿地)、三榕园(新民街绿地)、长乐园(长寿路绿地)等8个口袋公园已完成建设,投入使用。
新建设的“口袋公园”不仅拓展了城市的绿色公共空间,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就近游园的便利场所。
走进新开河桥头附近的荷香园,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这里弥散开来:人们悠闲地徜徉其中享受满目清新靓丽,广场中、树荫下,人们三五成群练舞、打太极,家长带着孩童在儿童游乐区嬉笑玩耍,还有幼教带着一帮孩童在公园内开展自然教育……看着从前人迹稀少的小树林变成如今人气剧增的“口袋公园”,家住附近的钟女士直感叹:“这里的环境焕然一新,让人的心情也很舒畅。”如今钟女士经常结伴来公园跳舞锻炼。
位于演达大道与南岸路交会处的紫薇园,绿意盎然,鲜花盛放,让人在喧嚣的城市中觅得一处闲适地。“我们这边很多单体楼,没有小区,想要遛娃经常只能选择去商超,现在有了这个公园,对我们来说非常便利。”带着孩子在公园游玩的张女士说,现在一出家门就是“口袋公园”,居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公园建设坚持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
据了解,为了让“口袋公园”精巧的“小口袋”里,装进居民满满的“大幸福”,在建设“口袋公园”的过程中,惠州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坚持情系民生的工作理念,兼顾便民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
“选址上,主要是临近居民区,因地制宜选取社区、街区小微绿地进行新建、改造。”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他们补充了一些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户外活动场地,新增体育设施为市民提供“户外健身房”。同时,依照简约通透、舒适美观的理念,大力应用乡土植物品种,在公园建设中坚持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聚焦“增绿提质”对年久老化、残次、杂乱、干枯的地表和裸露地进行更新优化。
此次新建改造的10个口袋公园建设总面积约为5.3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为3.1万平方米。这些口袋公园不仅有绿化美化净化功能,还将地域、文化特色等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在紫薇园,种植了大叶紫薇、细叶紫薇,公园石凳和园路雕刻着紫薇图案;荷香园则以荷花为主题,公园内建了荷花池,种植了荷花、玉兰,公园内随处可见雕刻着荷花的图案、有关荷花的文人诗词,极富诗情画意;长乐园内,布置石刻书卷进行普法宣传,洋溢着浓厚的法治氛围……
新建和改造完成的“口袋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观赏、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正逐渐实现。这些利用边角空地修建成的“口袋公园”,让城市形象得以提升、空间有效优化、服务更加完善,不断提升市民家门口的幸福感、获得感,助力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