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217.7公里海岸线拟立法保护

  汕头是海洋大市,海岸线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今年“两会”期间,汕头市人大代表徐昱等提出《关于尽快立法保护汕头海岸线的建议》。日前,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对市人大代表的建议进行了回应。

  海岸线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徐昱等在建议中提到:我市创文强管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不能放松,还应以最严格的标准保护好海岸线和生态环境。我市217.7公里的海岸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我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市各区县应借力创文强管,保护海岸线和生态环境,立即行动起来,清除各类在海边违规搭建,乱砍乱挖的工程。

  全市自然岸线逾50公里

  在回应中,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对汕头海岸线基本情况进行了说明,汕头全市海域面积约4424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岛岸线168公里。全市海岛180个,其中有居民海岛5个。按照海岸线类型,汕头市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其中自然岸线50.42公里,自然岸线占比23.16%,自然岸线包括砂质岸线、粉砂淤泥岸线、基岩岸线、河口岸线、生物岸线等。

  此外,汕头市自然资源局也指出了目前全市海岸线保护存在的问题。在回应中,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指出,“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低效、碎片化,海岸线低效占有、无序圈占浪费仍然存在。一些地方低效开发,导致局部景观碎片化;有些岸段建筑物过高且离岸过近,不仅影响景观协调性,而且损害海岸线功能正常利用。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在局部地方有日益加剧现象,海岸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争取启动城市海岸线保护立法

  针对立法保护汕头海岸线建议的办理工作,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成立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跟踪负责,积极收集相关资料。目前,关于海岸线管理规定包括中央深改组通过的《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国家海洋局《贯彻落实〈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的指导意见》《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和《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基本形成配套完备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但由于管理实践时间仍较短,管理部门仍在不断摸索中。

  今年7月,自然资源部启动全国海岸线修测工作,旨在全面查清2008年以来海岸线主要变化,准确掌握海岸线的位置、长度、类型及开发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为加强陆海统筹,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制定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和实现海岸线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按照要求,修测成果将于明年提交自然资源部和省政府批准。另外,省自然资源厅近期就海岸线占补制度征求各地意见,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台相关海岸线管控的新政策。

  根据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海湾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力度的议案(第52、55、57号)办理方案的初审报告》“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加快全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马上着手制定相关政府规章,切实把海洋和岸线保护管控起来”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建议在完成全国海岸线修测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出台新的海岸线管理政策以及技术单位提交《汕头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和《汕头市海岸线整治修复规划》编制成果后,在明年适当的时机,争取启动城市海岸线保护立法申请工作。

  【新闻延伸】

  《关于推进广东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为全面落实《规划》,到2020年,在汕头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湛江湾区建成第一批3个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启动建设第二批5个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海岸带地区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单位岸线海洋生产总值5.1亿元/公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5%,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大于55%,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大于3%。

  到2022年,在柘林湾区、汕头湾区、神泉湾区、红海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海陵湾区、水东湾区、湛江湾区等8大湾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建设,整治修复岸线95千米(含海堤生态化45千米),打造魅力沙滩10个,建设美丽海湾11个,滨海湿地面积不减少。海岸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形成“一线管控、两域对接、三生协调、生态优先、多规融合、湾区发展”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的总体格局,成为生态优良、功能优化、城镇优美、创新引领的地区。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