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 极度濒危的长梗木莲在再度绽放

  近日, 极度濒危的长梗木莲在东莞的一个森林植物园开花,这是引种12年后第二年开花,意味着长梗木莲基本上已经适应了东莞本土的气候环境,标志着该物种在东莞的培育和保护取得初步成果。

  据了解,2003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庆文教授在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了长梗木莲,当时仅发现1个长梗木莲种群,共11株植株。长梗木莲具有雌蕊先熟的特性,柱头可授粉期极短,缺乏有效的传粉昆虫,导致自然状态下座果率极低,于200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图片

▲长梗木莲

  在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的资助下,东莞市林业科学所承担了长梗木莲的回归试验,2010年在东莞引种了长梗木莲15cm高小苗100多株,目前植株生长良好、高约6m,从2021年起长梗木莲陆续开花、结果。

图片

  长梗木莲一般生长在海拔700-8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是常绿高大乔木,树形高大挺拔,花瓣白色,雄蕊和花丝,红色;雌蕊群淡黄绿色,花芳香,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相比于一般的木莲花,长梗木莲的花梗更长,芽、叶柄、花柄、果柄、叶背均被红褐色竖起的长柔毛。

  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说:“我们主要是通过抚育、修枝等常规方法,看看这个种能不能够在我们这个地带生长。种植了十几年以后,它长到可以开花结果,树形漂亮,无明显的病虫害,基本上可以说它是适应这个环境的。”

图片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扩大长梗木莲种群数量,东莞市林科所目前主要专注于该种群在东莞的栽培和生长、生态学特性观察。接下来将就其从高海拔到低海拔的生长适应性、繁殖、传粉生物学特性等保育和利用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计划开展长梗木莲保护繁殖和培育的专项研究。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