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地处祖国西南,保存着我国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乃至亚洲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这里生活着傣、汉、哈尼等13个世居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窗口。
1959年,植物学家蔡希陶为响应国家对橡胶等战略经济作物的需求, 率领一群“拓荒者”,披荆斩棘,在“瘴疠之地”创建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版纳植物园位于勐仑镇一江碧水的葫芦岛上,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王莲、导弹棕、龙血树、神秘果、跳舞草、碧玉藤、无树六花、奇花异卉枚不胜举。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葫芦岛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植物大本营,5A级景区和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基地,是全国游客和自然研学的著名目的地。版纳植物园是中国人了解热带雨林,保护热带雨林的一扇窗。
八十年代,为了开展科普旅游,版纳植物园率先在全国提出“科普旅游”概念,通过建设奇花异卉园、百果园、民族植物园等,试图通过“风流”的跳舞草、“变酸为甜”的神秘果、“世界上最轻”的轻木、“剧毒”的箭毒木、橡胶、可可和咖啡等等一系列有趣的奇花异卉,激发公众对植物的兴趣,并通过民族的视角,理解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对雨林的认知,进而能够理解雨林,保护雨林。
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园,以科学的视角认知热带雨林始终是版纳植物园的科普目标之一。1997年,版纳植物园将科普教育列入单位的三个核心使命之一,与科学研究和物种保存并驾齐驱。一方面表现出子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也与环境问题凸显的世界潮流相符合。2006年,为了进一步专业化提升科普内涵,开始招收环境教育硕士,逐渐形成“以学术研究推动环境教育”的氛围。2013年,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正式获得国科大“环境教育”专业硕士招生资格。未来感兴趣的大学生均可以来版纳植物园学习“自然教育”硕士,成为领域的专业人才。
自然教育在中国的兴起,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时代的特征,是东方自然传统文化和西方博物科学相融合的产物。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多识虫鱼鸟兽草木之名”的理念,鼓励孩子要认识自然,提升自我;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网络手机的普及,孩子着迷于电子设备,近视、肥胖和心理健康等成为社会关切。远离电子设备,到户外玩耍,重返自然玩耍,并接受大自然的教育,了解自然,审美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教育因此得以快速普及,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潮流。自然教育旨在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是近一二十年在中国快速兴起的一种户外教育模式。
自然教育一是鼓励孩子们走出家门,远离电子设备,到自然中去玩耍、学习和探索,获得知识和身心的成长;二是基于虫鱼鸟兽生物多样性的博物认知。孩子们通过赏花、看虫、观鸟、看星星、远足爬山等,认识生物多样性,提高自然观察力和博物素养;三是美育和在地化的教育。
与科学教育等概念所不同的是,自然教育注重学习者的轻松与愉悦感,传递积极向上的美好内容,并与在地化的题材和传统文化相融合,实现自然与文化的融会贯通;四要积极融入科学,并与新技术不断融合。简单了说,自然教育就是要让孩子能够在大自然的场景中,轻松愉悦地重新认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由于公众对自然教育的需求是多元的,自然教育要得到公众认可,就要很好地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公众对接。孩子的自然教育应侧重户外活动,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培养博物认知;青少年自然教育可侧重自然探索,注重科学探究;成年人可重视风物、生活体验、传统文化、精神信仰;老人可关注身体健康、食物和绿色生活等等。将不同主题的内容,整合到安全舒适、有趣好玩的活动场景中,才能实现自然教育的总目标。
鉴于自然教育的自然和教育两个属性,版纳植物园近些年以逐渐探索出一套“雨林博物”的自然教育体系,并与前沿科学传播和5A级旅游景区结合在一起,在实践和理论探索等方面,均成为国内自然教育的高地之一。通过生物多样性公众科学记录,提升西双版纳常见物种和明星物种精准度,让自然教育有了科学的支撑;通过“雨林博物”研学,我们把花的繁殖生物学转化为有趣又深刻的百花探秘。把虫、鸟、植物转化为探寻式的趣味博物认知;把夜间探寻和雨林穿越,转化为探险寻宝般的雨林户外探索,知识量大,物种奇异,过程惊险又刺激;我们还把傣族传统的雨林认知,转变成傣族植物故事,通过认知传统体系,增强人们对版纳的传统的认知,进而培养尊重和敬畏感。最重要的,我们通过整个植物园的服务体系调整,实现了博物研学的常态化、商业化的高质量开展。
此外,由于版纳地处偏远,版纳植物园还利用网络、系列培训班、科普论坛等等,影响更多的公众和培养更多的博物爱好者,从专业人才、从业者、讲解员和公众等,实现了自然教育人才的体系化发展,实现了自然教育的多元发展,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够乐享自然,感受热带雨林的无穷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