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三届横琴自然周开幕仪式在横琴天沐河赛艇公园举行。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省委横琴工委委员符永革、李翀,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苏崑,省委横琴工委委员、省横琴办副主任魏以军、叶真,执委会及省派各机构、广东省林业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澳门市政署、澳门科学馆等相关代表,以及横琴一中师生等逾百人受邀参加,共同揭开合作区年度自然盛会的大幕。
七大主题开启绿色盛典
横琴自然周是由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指导,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主办的大型环保公益品牌活动,结合中国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以及广东省爱鸟周等生态节日,并与澳门绿化周联动,旨在全面展现横琴自然之美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推动粤澳两地生态交流与合作区生态文明建设。
本届横琴自然周从3月12日至3月26日举行,期间将开展涵盖义务植树、古树保护、自然摄影、嘉年华、自然展览、爱鸟护鸟、自然课堂等七大主题的60余场活动供市民参与,通过一系列自然科普与生态体验活动,为市民游客打开一扇亲近自然的窗口,向社会各界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
携手共植发展新图景
恰逢第47个中国植树节,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本届自然周正式开幕后的首场义务植树活动,粤澳两地有关部门、横琴学校、家庭和市民群众共同参与,为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凝聚绿色共识。
植树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培土浇水一气呵成,每一道工序都细致认真。经过一番辛勤劳动,高山榕、红花玉蕊、水黄皮、小叶榄仁……60余株树苗落地安家,为初春的横琴增添了一抹新绿。
义务植树是横琴自然周的一项重要主题。本届活动延续“万树计划”目标,在3月份的活动期间将开展40多场植树活动,计划种植树苗1万棵。
此外,今年全年将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超过百场,预计种植树苗10万棵,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态理念,让“爱绿植绿护绿”深入人心。
构筑琴澳生态共同体
另一方面,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你好,横琴种树人”互动式签到留影墙,以及多个自然科普互动摊位,向现场的市民游客展示横琴生态魅力,普及垃圾分类、爱鸟护鸟、古树保护等知识。
在活动展位前,新奇有趣的植物样本和活灵活现的鸟类照片,吸引了不少学生和群众驻足观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近了解自然,寓教于乐,受益匪浅。希望能多举办这类活动,让更多人感受自然教育的快乐和魅力。”来自横琴的一位教师由衷称赞道。
李翀表示,近年来合作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展示了以生态为媒不断深化琴澳融合的奋进之姿。横琴自然周作为品牌性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将紧扣“澳门+横琴”新定位,进一步探索琴澳生态合作新路径,深化两地“心联通”,共建宜居“桃花源”,助力湾区绿色发展。
自2023年以来,横琴自然周已连续举办三届,受到琴澳两地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而在一系列自然主题活动的背后,一条绿色的脉络也将琴澳两地紧密地连接起来。今年1月份,合作区执委会正式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以“山水琴澳岛、合美新家园”为未来发展愿景,塑造琴澳一体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并探索跨境联合保护生态资源,共同守护自然生态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