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年“广东省湿地保护宣传周”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湛江成功举办。活动聚焦“保护湿地,珍爱红树林”主题,通过多元形式展现红树林保护成效,凝聚社会各界保护共识。
政企社研联动,传递绿色理念
活动由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主办,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协办。活动现场,近300名来自政府、保护区、科研机构、企业与环保组织的代表及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吹响守护“海洋绿肺”的集结号。
活动在充满本土风情的音乐与主题歌声中拉开帷幕,通过参观影像展、签署《广东省红树林保护倡议书》、实地探访科普基地、开展互动宣教以及志愿者净滩行动等多种形式,有效激发社会各界对红树林生态价值的认知与保护热情。特别是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文创宣传以及“玩中学、学中玩”的科普实践,吸引众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踊跃参与。
凝聚社会共识,赋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12家保护区、规划院、科研机构、基金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组织共同宣读并签署保护倡议书,呼吁争当红树林保护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守护者。这一行动,正是当前全省红树林保护热潮澎湃兴起的缩影。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营造修复工程成效明显。以湛江为例,作为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红树林的城市,其创新实践颇具代表性:自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2800多公顷红树林营造与修复,成功探索全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率先试点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共存模式,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相关实践项目成功入选2025联合国海洋大会全球优秀案例……
如今,保护红树林、珍爱湿地已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从政府到科研机构,从企业到普通市民,从专业保护工作者到广大志愿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保护机制正在南粤大地加速构建,爱绿护绿、守护海岸线的责任担当日益内化为公众的思想共识与自觉行动。当前,全省正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着力提升红树林在维护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传承生态文化等方面的核心价值,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绿美广东的亮丽名片,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注入持久生态动能。
主办单位:广东省林业局 联系方式:020-81723806
粤ICP备2022091796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100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