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潮州市印发2025年第2号林长令——《关于着力提升绿美点(带)建设成效的令》,旨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着力提升绿美点(带)建设成效,深化造绿为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所思所盼。

林长令要求,要坚持生态惠民,厚植绿色家底。随着绿美潮州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升绿美点(带)生态质量,享受更高品质的绿美生态产品。各级林长、各部门要积极回应群众期盼,深刻领悟绿美点(带)的建设内涵,大力推动绿美点(带)建设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精”转变。要坚持将厚植绿色家底放在首位,将“绿了就是美了”的建设理念贯彻始终,持续扩绿优绿,发挥特色优势,打造更多特色景观林、小微湿地等景观节点,新建一批郊野公园、山地公园、古树公园、城镇口袋公园,加快推动绿美点(带)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力打造绿美潮州生态建设展示窗、样板房,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陶冶性情、收获健康。
林长令强调,要彰显“各美其美”,助力“百千万工程”。要充分挖掘各地自然、文化资源禀赋,结合“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打造“林城互融 花满潮州”花园城市三年行动,在实施“六大行动”中打造一批生态优先、民生改善相得益彰的绿美点(带)。市城区要坚持“见缝插绿、见空建园”的绿化导向,以儿童公园、口袋公园、滨水绿道建设为突破口,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到绿美环境新提升。各县区要选取区位重要、主题鲜明、资源丰富、效果较好的绿美点,通过集中地区资源,补短板、强特色、扬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景观优美、群众喜爱的精品绿美点。要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绿化,以绿美点和自然保护地为重要节点,以主要通道、绿道、古驿道、碧道等为主线,系统整合沿线森林、湿地、古树、古村落、红色革命和人文历史等生态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打造“百千万工程”的绿美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美支撑。
林长令明确,要压实主体责任,凝聚共建合力。各级林长要加强靠前指挥,挂点联系绿美点(带)建设,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绿美点(带)建设依托森林公园、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山地公园、湿地公园等为载体,涉及林业、水务、城管等多行业领域,各部门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绿美点(带)建设。各地要加大绿美点(带)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的新机制、新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绿美点(带)建设。
林长令提出,要落实管理服务,用好建设成果。要明确绿美点运营维护责任单位,加强绿美点的绿化养护、环境保洁、设施管护等,防止出现“有人种树,没人养树”现象。要优化绿美点配套服务,完善标识指引,推进绿美点内休憩座椅、卫生设施、无障碍通道等配套建设,以优质的硬件设施和服务保障,让群众真正可感知、可触及、可参与。要丰富绿美点(带)功能内涵,融合更多的绿美业态,营造多元的绿美场景,将文旅休闲、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种养耦合等有机融入绿美点(带)建设,丰富生态产品供给,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让生态底色嵌入美好生活,让绿美点(带)成为“两山”转化的实践阵地,真正让绿美建设成果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