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林叠翠藏诗意,湖光山色入画来。广州番禺大夫山绿美示范点以大夫山森林公园为核心,辐射孖岗、滴水岩森林公园,紧扣“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目标,通过八大任务系统推进生态建设,既筑牢生态屏障,又打造民生福祉空间,成为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生动范本。
精耕生态基底,厚植绿色家底
大夫山森林公园以“量质双升”为核心,持续推进森林生态修复与景观优化。2023-2025年累计推进4109.18亩林分优化,在大夫山开展中幼林抚育、大径级培育,在滴水岩森林公园改造低质低效林,如今园区森林群落结构更稳定,既有常绿阔叶树的四季常青,也有红花荷、野鸦椿的季相色彩,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同步提升。大夫山森林公园共规划150亩义务植树基地,截至2025年已开展18场植树活动,种植土沉香、红豆杉等苗木4000株,让“全民植绿”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
同时,园区精细化开展环境整治,2023年在水塘、湿地补植高山榕、落羽杉等乡土树种5000余株,复绿裸露土地27.67亩;2023-2025年建设森林步道25公里,让每一片绿地、每一段路径都成为生态美景的一部分。
打造特色场景,激活多元体验
围绕“可观、可游、可学”,大夫山构建多维度特色景观与体验空间。2023年将北门小微湿地自然水系与游客需求结合,打造成亲水打卡点;同年打造的疏林草坪,沿湖而建、伴棕榈而生,成为市民休憩的热门地。2024年更以“榕”为媒,建成280亩榕属植物展示园,同步提升国际榕属科普馆周边、浪漫榕湾等6处景观节点,2025年再升级杉堤榕等9处节点,让“榕林映水”成为标志性景致。
科普与生态深度融合是大夫山的独特亮点。园区建成4个科普牌、1条榕属科普长廊,2023年至今开展榕属、昆虫、微生物主题科普活动50场,覆盖1500人次,让游客在漫步中解锁自然知识,实现“游玩即研学”。
完善服务配套,赋能民生福祉
从“生态美”到“生活美”,大夫山以基础设施升级提升游客体验。2024年修缮公厕、园路等设施55处,加装视频监控18个、环境检测显示屏1个,新增乒乓球台26张;2025年全面更新标识系统,更换指示标识229套、警示标识625套,增设多语言服务与智能导览,让服务更贴心。
2025年3月,广东首个省级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在此挂牌,同步焕新180平方米志愿者服务会客厅,并启动大夫山志愿服务孵化中心运营服务;目前志愿服务队伍超5000人,累计开展活动1500多场次,形成集宣传、服务、体验于一体的志愿文化实践平台。
目前,森林康养基地与自然教育基地(一期)建设如火如荼,改造后的研学馆、文化广场、榕林水边广场预计2025年9月投用。未来还将推进“粤港澳生态研修馆”建设,打造探索营地,盘活旧园博会景观,让大夫山不仅是生态绿肺,更是市民休闲、研学、康养与参与志愿服务的好去处,真正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志愿为民”。
主办单位:广东省林业局 联系方式:020-81723806
粤ICP备2022091796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100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