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林业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爱版 > 林业要闻

红树之声⑫ | 惠州考洲洋构建万亩连片红树林

来源:本网 时间:2025-09-26

  考洲洋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水域面积约28.6平方公里,是惠州市面积最大的湿地。为加快考洲洋生态保护修复,惠州市通过保护与治理结合,创新修复模式,清理海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恢复自然海域约12平方公里,完成红树林营造8857亩、修复1965亩,成功构建起万亩连片的“海上森林”。

  具体做法

  明确红树林保护范围,规范管理红树林。2000年,惠东县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并进一步划定考洲洋保护范围,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各部门责任,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全社会合力保护。

  科学编制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惠东县于2013年编制实施《考洲洋红树林保护与发展规划》,2014年编制实施《惠东县考洲洋地区发展概念规划》;惠州市人民政府于2017年出台《惠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严格落实涉及红树林的相关规划管控内容,进一步提高沿海红树林的保护。

  生态反哺,红树林变身“金树林”。2023年,惠东县2076.45亩新营造红树林达到省级核查标准并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核验,获得省厅207.65亩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成为了省内首个获得省级造林奖励指标的县区。率先完成全国首宗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4.3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涉及红树林3072.75亩,总价超400万元,创下当前国内总量最大、数额最高的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记录,实现生态保护与碳汇经济的双向“增值反哺”。

  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惠东县成功打造了串联盐洲岛、赤岸村、红树林等旅游点的蓝色生态体验之旅精品线路,开启了“大湾区网红带你游惠东”等系列活动。惠东县每年组织“海洋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和“世界湿地日”等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相关法规;积极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提高海域动态巡查能力,加强海上执法力度。为加强湿地保护,惠东县自然资源部门制定了巡察方案,采取岸上巡查与巡航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无人机和地面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坚持每周对考洲洋进行全方位巡查监管,并实现及时掌握近岸海域使用动态,从严查处破坏考洲洋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具体成效

  考洲洋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海洋生物资源和鸟类资源,为周边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也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单一传统水产养殖向生态效益型养殖、体验式休闲旅游、相关服务业等多元化发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充分发挥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形成切实可行的经济价值实现路径,让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经验启示

  从2013年起,惠州就将红树林的修复、种植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经验,储备了大量数据成果,构建起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目前,惠东县大力开展美丽海湾和全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争取中央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广泛推广应用惠东红树林生态保护模式,力求将考洲洋打造成集“红树林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湿地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