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林业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爱版 > 林业要闻

省林科院郭文冰获评“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来源: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5-10-15

  近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表彰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授予40个集体“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授予79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其中,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郭文冰研究员被授予“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

a16973f778962e4fff074feab41c1514.jpg

  多年来,郭文冰坚守科研一线,初心不改,以科技匠心点亮连南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致富路,深刻诠释了科技工作者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与民族团结的时代内涵。

图片

  把论文写进大山,破解山苍子产业“卡脖子”难题

  连南瑶族自治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苍子作为当地传统经济林树种,被瑶族同胞亲切地称为“摇钱树”。然而,由于长期依赖野生资源、缺乏良种选育,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5b5cc920c1a80cc8edc69bd1ba45e08d.jpg

  面对困境,郭文冰带领研究团队扎根连南,开展系统的资源普查与技术攻关。她走遍了连南的7个镇,筛选出青果产量比普通品种高15-47%、精油得率高10.5-24.9%的优良单株。

  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团队创新研发的无人机授粉技术,将传统人工授粉效率提升了500倍以上,使种子发芽率从5%以下跃升至35%以上。更可喜的是,研究团队率先攻克了高效扦插扩繁技术,穗条的保存率和生根率高达90%,结合目前正在开发的芯片技术,将实现超优雌雄株的无性利用。

  把技术送到地头,科技特派员的“田间课堂”

  郭文冰深知,任何技术成果只有落到田间才有价值。她积极申报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与连南涡水镇围绕“连南涡水镇山苍子特色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任务,签订三年帮扶工作协议,她不仅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更把技术课堂开到了群众身边。在大贵村采种基地,她手把手教会瑶龙村村民掌握优良单株授粉与采种技术。在涡水村人工林林,她向瑶族种植户讲解管护与修剪的要领。

79f68bfd6d70e625490c569bb942e4cb.png

  “记得第一次到涡水镇取样,镇长亲自扛着锄头带我们上山挖土。我们每次来,都得到县政府、镇政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郭文冰回忆道:“当地群众和领导对产业发展的渴望,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除了山苍子,团队还为当地林业产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她为种植户实地分析立地与土壤养分状况,提供种植香榧、湿加松、猕猴桃等的可行性建议。在土地瘠薄的寨岗镇安田村,她从良种基地调取两千株湿加松壮苗无偿赠予农户。

图片

  把蓝图绘到底,擘画十亿产业新格局

  突破单点技术难题的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连南山苍子产业的长远发展。郭文冰带领团队牵头编制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山苍子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提出了“一园两核,多点联动,全域发展”的产业布局。这一规划以总产值10亿元为目标,致力于打造集种业、种植、加工、森林康养、文旅和科普研学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为连南描绘了一幅清晰的产业发展路线图。这一蓝图的确立恰逢其时。

81f98c8505d59f8f54a6af795d252178.png

  郭文冰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特派员的初心使命,将论文写在大山深处,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展现了科技赋能绿美、振兴民族产业的担当。随着山苍子产业上升为省级战略,省林科院将依托连南的实践经验,深入开展山苍子等特色林木的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攻关,选育高产、优质、高抗的新品种,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林业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