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实施以来,何波祥研究员作为省林科院绿美技术负责人,深入生产一线调研,负责清远、湛江等六个地级市的技术支撑工作,先后在20多个市县举办技术培训30余场,培训基层林业技术人员、林农及地方干部超2500人次;发放《广东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理论与实践》3000余册,成为全省绿美行动的重要技术指南。
钻研乡土树种,厚植绿美根基的“生态匠人”
绿美广东,树种选择是根本、是关键,关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地域特色。乡土阔叶树以其独特的姿态和生命力,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维系着土地的健康与活力。为研究和保护这些珍贵树种,何波祥常年深入粤北、粤西等地深山林莽,足迹遍布全省,从木荷、樟树、枫香、火力楠和高产脂马尾松等华南重要乡土树种遗传改良,到梅片树、互叶白千层等精油树种开发利用与南方次生林经营关键技术研究,他对每个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都如数家珍。他参与主编出版的《广东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理论与实践》成为全省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树种选配的“红宝书”,为绿美广东的科学规划、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02
创新技术驱动,破解复绿难题的“攻坚队长”
提升森林质量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核心与难点。何波祥提出森林质量提升是系统工程,必须科学把握林地土壤、种苗、造林等关键环节,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
针对我省存在大面积的低质低效林分,需采取“精准施策”的系统方案,如何体现精准?
他提出,一要精准划分类型,因地制宜采取造林、改培、抚育等不同技术措施,营建大面积的高质量森林景观;二要精准选择树种,以重建地带性森林群落为目标,应选择主干通直,木材价值珍贵,能演潜为上层乔木的建群树种,搭配稳定林分结构,丰富生物多样性的辅助树种;三要精准配置树种,合理控制高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的比例,构建复层林;四要精准实施混交,推广“分组随机混交”技术,模拟自然群落,避免同质竞争,构建混交林;五要精准培育良种壮苗,依托已建立的种质资源库和种子园,大力选育推广本土优良阔叶树种;六要精准施肥,利用全省林地土壤普查成果和南方森林土壤标本库,实行配方施肥;七要构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标准体系,基于长期研究成果,建立完善涵盖良种选育、种苗繁育、森林培育和次生林经营等的技术标准。
践行绿美使命,深耕科技沃土的“绿色使者”
在研发和成果应用方面,何波祥深耕乡土树种良种选育、轻基质育苗技术创新、森林培育、次生林经营等关键技术研究。三十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林业局“948”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等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奖项14项;主持选育木荷、枫香等16个良种通过省级审定并推广应用;获授权专利13项,其轻基质育苗技术有效提升乡土阔叶树种造林成活率;参与研究的次生林经营技术入选2023年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