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阳春:荒地变公园 古树焕新生

  穿行于阳江阳春的城乡脉络间,处处可见“城林相融、花木扶疏、碧空如洗、山水共生”的绿美场景。

  作为广东省林业大县之一,阳春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总面积414万亩,规模在全省县级市中排名第二,森林覆盖率达68.37%,拥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6个县级森林自然公园,1个县级湿地自然公园。其中,春湾古树群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晋级首届“绿美广东竞风华”活动全省十强。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号角的全面吹响,一幅山清水秀、花红草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在阳春徐徐展开。

  绿染城乡,古树新韵织就城乡幸福网

  漫步松柏镇,一处处精心雕琢的生态空间如翡翠项链般串联起城乡肌理。曾经荒废的空地,如今成了群众游玩休憩的好去处;丰富的森林资源,也成了群众共享的绿美福利。

  位于镇政府门前占地面积约9845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内设微地形公园、休闲花架长廊、健身步道、文化长廊等设施。市民们在长廊里下棋、闲聊,十分惬意。

  这是松柏镇围绕打造“森林宜居小镇”目标,盘活近180亩闲置地,建设的美丽圩镇一期项目。“沿着这条柏油大道直走,上面便是我们修建的松柏森林公园。”松柏镇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镇人大副主席廖秋城指了指山顶介绍,“这是镇里的最高点,能俯视全镇风光,过来散步晨运的市民络绎不绝。”

  走进位于大车村雨下自然村的古树公园可以看到,晨曦中太极拳悠扬,暮色里广场舞蹁跹。这个投入170万元建设的生态空间,以120年见血封喉、220年榕树为灵魂,将生态保护化为可触可感的民生福祉,成为集农旅融合、古树保护、科普宣教为一体的乡村“新地标”。

  沿省道369青塘公路漫行,1.5公里绿道宛如碧玉腰带萦绕青山。两旁的落羽杉摇曳生姿,曾经的“垃圾堆”变身亲水平台。随着道路风貌的提升,这个于去年竣工的绿美工程,让青山村乡村振兴的底色愈发浓郁。位于新团村刚完工的南向公园,百年香樟树在石板路与喷淋系统的呵护下生机盎然,老人们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见证着人们幸福生活的跃升。

  “内外兼修”为打造美丽镇村,当前,松柏镇正扎实推动美丽圩镇二期、34条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项目。

  山水交响,美丽圩镇点亮文旅新地标

  樱花林绽放粉霞,古树林沉淀光阴,廊桥凉亭间回荡着千年驿道的足音……石望镇正以千年古镇的底蕴,推进生态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

  去年,位于石望镇城镇周边的灵石公园正式投入使用,为当地群众增加了一个休闲好去处。“公园于2023年9月动工建设,主要由环山栈道、环湖步道、入口广场、灵龟洞、樱花林、古树林等六大部分组成。其中,环山栈道850米,环湖步道长度320米,还建有廊道、凉亭、观光平台、停车场等设施,总投资近400万元。”石望镇副镇长游泮棠说。

  据了解,灵石公园是石望镇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绿美阳春生态建设的一个成果。近年来,石望镇紧紧围绕“文化旅游特色镇”这个定位,从做大特色农业、做活历史文化、做美城乡环境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绿美阳春生态建设,镇村颜值不断刷新。此外,还投入300多万元实施省道539线石望段风貌提升项目,打造美丽圩镇入口通道,圩镇的形象和品位得到全面提升。

  当前,石望镇正加快推动建设美丽圩镇二期项目——镇区西区升级改造工程,规划建设集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石望湿地公园,通过活化文化资源,构建“生态+文旅+研学”复合空间,进一步擦亮山水相依、古今交融的城镇品牌。

  全域绽放,“小公园”撬动“大民生”

  漫步春湾镇高村古树群,400年树龄古木郁郁葱葱,诉说着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在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基地内,数十万株珍稀苗木孕育着生态与经济的双重价值……

  聚力提升“含绿量”,据统计,2024年阳春市新增森林城镇、森林乡村、绿美红色乡村各1个,绿美古树乡村2个。完成道路绿化15公里,新增绿地超30万平方米。近年来,阳春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小公园、湿地建设作为提升城乡品质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路径。

  这些散布城乡的生态空间,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催生出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新业态。如今,阳春市正以“绣花功夫”推进绿美建设,让群众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中享受生态红利。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