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近一个月,现在当天就办好了,真是方便。”7月4日,清远英德市横石水镇农技中心林业组完成全市首例镇级采伐许可证核发,林农林先生在提交申请材料和签署《采伐承诺书》后,当天就领到小额商品林木采伐许可证。
商品林木采伐许可证审批权限的下发是英德深化集体林权改革的成效缩影。今年以来,英德深入推进人工商品林采伐“放管服”改革,通过下放审批权限、简化流程、打通数据壁垒等举措,切实解决林农“办证慢、成本高”问题,让“绿水青山”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
当天上午,英德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正指导林业组工作人员替林先生办理采伐许可证。林先生是英德首个享受改革红利的林农,他承包了数十亩的林地种植商品林,得知自己符合申请条件,他第一时间来“尝鲜”。“提交了采伐申请表、权属证明及伐区位置图等材料,签署《采伐承诺书》后,十多分钟后就拿到小额商品林木采伐许可证,真的太方便了!”林先生说道。
去年以来,英德入选广东省先行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的县(市)之一,始终围绕“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林改四问开展探索改革。
英德以广东省林业局在全省范围内推进进一步简化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工作为契机,针对人工商品林采伐蓄积量30立方米(含)以下的和1公顷(含)以下、采伐蓄积量30立方米以上、120立方米(含)以下的按树林采伐,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简化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方案》。根据方案,对林农个人申请采伐小额人工商品林30立方米(含)以下的林木采伐,英德通过改革将审批权全面下放乡镇,取消公示环节,并创新实施“告知承诺制”。林农签署《采伐承诺书》后,只需提供采伐申请表需要的权属证明、伐区位置图等核心材料。避免了传统模式下,林农提交采伐设计图纸、权属证明等十多页材料,经镇、县逐级审批及公示的申请流程。
“对林农个人申请采伐人工商品林30立方米(含)以下的小额林木采伐,如林农提交的材料齐全,权属清晰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发证。而针对蓄积量在120立方米以下的桉树林审批,流程也从‘每月一批’压缩至‘每周一批’,公示时间由7天缩短到3个工作日。”英德市林业局林政股工作人员黄利微介绍,此外,按照以往的林木采伐流程,林农需要聘请第三方做采伐设计,甚至还得找第三方做申请材料,如今只要能提供清晰的伐区作业范围,不再强制要求采伐设计,为林农省下真金白银。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的另一大亮点是数据壁垒的打通。通过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与林权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林权证状态、流转历史、抵押情况实现“一键核查”,彻底告别以往人工发函核验的低效模式。这一变化不仅提速了采伐证核发,更为林地流转、抵押贷款等业务创新提供了数据支撑,让万顷林地成为可流动的“绿色银行”。
英德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英德市林业局将加快实现商品林木采伐许可证审批权限下发到镇街的步伐,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让更多的小规模经营者,摆脱繁琐流程和成本束缚,进一步提升采伐意愿,盘活林地资源,释放经济潜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