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万亩黑木相思“绿”动山林

  夏日炎炎,走进四会市迳口镇坑尾村附近山头,只见一大片黑木相思树立在山头,绿意葱茏。据悉这片树林在4年前种下,长势比较好。再过9年树木就能成材,采伐销售了。”肇庆四会市一家林业苗木公司负责人陈辉林说。

  黑木相思为20世纪90年代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新兴生态速生树种,近年来肇庆大力推广种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副所长谭瑞坤介绍,目前,肇庆市森林资源结构还比较单一,尤其是桉树纯林面积占比较大。从“生态优先”思路出发,加快推进全市林分改造,对维护生态平衡,全面建设绿色生态肇庆有着重要意义。

  “多树种造林和营造混交林可防止树种单一化。黑木相思作为生态友好型速生树种,生长优势显著,具有固氮根瘤、能改良土壤、修复生态等特性,契合生态保护需求。”谭瑞坤介绍,2020年,市林业所开展黑木相思优良无性系推广与示范项目。在封开县南丰镇种植了500亩黑木相思示范林,以此为基点,在全市推广种植黑木相思。

  除了生态效益,黑木相思的种植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同样可观。2008年,陈辉林开始黑木相思苗培育,在四会种植了约2000亩黑木相思,并在四会市龙甫镇建有黑木相思苗木培育基地。

  多年探索,陈辉林发现黑木相思市场潜力巨大。“黑木相思种植13年至15年成材,心材比例高。相比桉树,它的材质更坚硬细腻,用途更广,可用于制作高档家具、贴面板、乐器等。而且树的形态好,花色淡雅,可以用作园林绿化,提升城市景观。”陈辉林表示,按照目前市场价来看,黑木相思的售价约是桉树的两倍。

  在苗木销售上,近5年,陈辉林的苗木场销售黑木相思苗木共约500万株,除去成本,利润共约150万元。“客户有国有林场、大型林企、种植户,主要以两广地区的为主。”在陈辉林看来,黑木相思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肇庆市政府及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十分重视黑木相思的推广种植工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技术指导等多项举措,积极探索科学种植模式,激励林企、林农投身黑木相思种植,着力提升黑木相思种植规模与质量效益。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供种植户和林企参观学习,举办宣传活动和专题培训班,开展科技帮扶和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等方式,市林业所加大黑木相思优良无性系和高效栽培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不过,相比桉树,作为新兴用材树种的黑木相思因生长周期相对长,市场认知度仍不高,加工利用技术尚未成熟等因素,在推广种植中仍面临挑战。

  “黑木相思项目通过技术创新集成与推广机制创新,建立规范的种源追溯体系,熟化形成适应本地立地条件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为黑木相思的种植提供科技支撑,致力解决严重制约该树规模化种植和木材加工产业链延伸的问题。”谭瑞坤说道。

  经过5年多努力,市林业所黑木相思推广种植项目已取得成果。该所已成功培育出优质黑木相思苗木,并将180多万株苗木提供给有需要的地区和单位,在肇庆地区累计推广种植黑木相思2万多亩。为广东速生丰产林建设提供了“肇庆经验”。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