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启动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协作行动

  河南省林业局近日联合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淮阳太昊陵、虞城伊尹祠、南阳武侯祠三地的千年古树群开展全省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协作启动仪式,实现“行政+司法”双向协同发力,全面提升工作实效,切实推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贯彻实施。

  后续,三方将在全省各地分期分批陆续开展相关活动,不断凝聚古树名木司法与行政保护合力,创新保护工作机制,丰富法治宣传形式,让司法守护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篇章。

  河南是古树名木大省,全省各地分布着众多古树名木, 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往往分布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这些古树不仅是自然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者。

  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淮阳县境内。古树群位于太昊陵景区,现存古树名木133株,包括侧柏、刺槐、国槐等11个树种,其中侧柏多达111株,树龄最长的古树为1600年,2023年入选全国最美古树群。

  伊尹是中国最早的庖人,中国烹调术自他开始。伊尹祠古柏群位于虞城县境内,现有古柏183棵,最大胸围3米,名柏有鸟柏、鸳鸯柏、母子柏、罗汉柏等,2023年入选全国最美古树群。

  武侯祠是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地,诸葛亮躬耕南阳所在地。祠内共有古树210株,侧柏占90%以上,还有银杏和楸树,树龄最长的1株楸树树龄高达1700年。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