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秘语”系列(23)

 有佛在山冈

 观音山像一尊卧佛,佛冈也因此得名。

卧观音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仰卧观音像,佛冈县名取意冈上之佛

  司机黎斌熄了火,放了手刹,3吨重的越野车自行逆坡而上。

  清远佛冈县英佛公路8公里处,观音山王山寺门前的留客坡果然神奇。寺门前的公路是一个U形弯道,任车自行会逆坡而上,因此得名。

  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佛冈县西北部,东西走向,周围海拔900以上的山峰10多座。因观音山貌似仰卧观音,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仰卧观音像,因此,佛冈县名取自冈上之佛的意思。

  观音山为广东省保护得较好的天然次生林林区之一。据当地居民反映,在近百年前,山林内曾有少量住家。村民以伐木、烧炭、种茶谋生,至今保留有炭窑、林带的遗迹。至解放初期,观音山的森林仍保存得较为完整。然而,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随着森林开发利用加大,区内破坏渐趋严重,引起当地政府关注,并宣布:观音山为国有林区。乱砍滥伐现象有所减轻。

  近年来,由于封山育林,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森林植被得到恢复和发展,地带性的森林群落逐步趋向稳定和发展,森林面积1998年比1986年增长了16.4%,森林蓄积增加增长了35.3%.

  特别是天然(原生性较强)的森林群落迅速增加,质量也越来越好。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表示,区内动物数量增多,种群结构趋向合理。

一只山雀伫立枝头,眺望着王山寺景区的风光。

立千竹

  观音山植物种类丰富,在此发现了花头黄等3个新种及5个特有种

  车过龙溪桥,进入大坝村。满目绿竹沁入眼帘。

  一大窝花头黄深植在溪水旁。保护区综合科科长梁伟庄跳下路基,蹲下身子,仔细辨别着竹子的特征。花头黄是禾本目绿竹属竹亚科的一种。20年前,植物学工作者在观音山发现这一新种。广东佛冈亦作为该新种的模式标本产地被记载。

  大坝村的村民喜种花头黄。田间地头水畔,处处溢满竹香。但由于影响了农业作物的生长,去年砍了不少。

  花头黄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禾本目,仅分布在广东佛冈。并非观赏的最好季节,但顺着梁伟庄的手指望去,还是能看见竹节间,隐隐约约地夹杂有鹅黄颜色的纵向条纹,而竹节内,也可发现一圈灰白色或浅黄白色的毛环。

  择竹而视,箨鞘顶端宽广,背面无毛,只有在它的基部能发现黄棕色的刺毛生长。据介绍,和其他的竹子略有差异,花头黄常从竹竿的第三节开始分枝,分枝习性较低。

  花头黄习性喜水,年过五旬的村民李宗苟看着自家田头的竹林说,小时候冬天,他的父亲挖出花头黄幼竹,泡在阴湿的沟渠边,来年开春嫩竹生根,再移到要栽种的田边。

  解放前,大坝村旁的溪流常有洪水侵袭。村民遂广种花头黄,围住堤坝,抵御洪水。花头黄的竹竿坚韧,不仅可供建筑使用,当地村民也常取用编筐。花头黄是林业工作者在这里发现广东省内3个新种之一,其余两种为杂性山黄麻、银环赤竹。

  此外,观音山还具有一定数量的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其中有古代的石松、柏、莲座蕨,中生代的紫箕、芒箕以及买麻藤、罗汉松、穗花杉等孑遗植物;还有多种森林的植被类型。这可以证明该植物区系有古老的历史或至少与古老区系有密切联系。

  观音山的植物种类丰富。按照此前研究记载,观音山共有维管植物1073种(包括变种),其中,西藏弓果藤、毛蓝叶藤、台湾鳝藤、纤细雀梅藤、海南石斑木5种植物为广东省内仅在观音山存在的物种。

 

 青藤牵绊的大树,在秋日开始换上红妆。

 绕青藤

  山林密处石壁峭立,有一藤成廊,百余米长绕成栈道护栏生长百年

  佛冈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杳无人烟,无大路互通。进出保护区只有5个路口,其他路口均为崇山峻岭,进出艰难。而出入保护区的羊肠小路,纵横不过15公里

  道路难行。观音山地势峻峭,山高谷深。

  核心区内的森林茂密,林木高大,冠层重叠,树上有树,树上有藤,藤上有藤。附生植物、大型真菌层出不穷。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南亚热带山地植物种源,集中反映南亚热带北缘线上的典型特征。年过五旬的李宗苟在崎岖的山路上健步如飞。

  这株是大叶牛奶树,李宗苟目光所及处,是树干上串串垂下的青果。大叶牛奶树是当地村民的俗称。摘下一颗青果,略微用力,一股乳白色的汁液带着些许青涩味滴下。

  被捏开的青果中间并无果肉,密密匝匝排满了蜂巢般的颗粒。冯伟庄表示,这些青果其实是植物的隐花果。蜂巢般的果实其实是植物的花而已。

  走过百丈石滩,林草间牵牵绊绊的腾草突然多了起来。

  纠缠在一起的藤香每年三四月间开花。花开时节,会有不少的蜜蜂来采藤蜜。不过,李宗苟说,夏糖水分多,不如冬糖那般甜。小心!藤上尖锐的倒刺很是锐利。不过,那却是古时匠人制作油纸伞的雨伞钩原料。

  酸藤小枝细长,是木质藤本植物。大坝村村民喜欢把它搓揉成细绳,用来牵引耕牛鼻子。

  名为搭袋口的藤蔓则可作药材。道路旁边的是白藤。李宗苟介绍说,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白藤的叶子就像白色的花朵,入夏,才会变成青绿色。很是好看。山势渐高,青藤缭绕间,一行人转进了大山的腹地。

  山林密处,石壁峭立。有一妙处,前有栈道,道旁有青藤,长百余米。一路蜿蜒,天然伸展,绕成栈道护栏,就是有名的一藤成廊。虽生长百年,而藤未枯,树未老,蝉在鸣,鸦仍飞。

  基本资料:观音山自北宋开始就受民间膜拜。目前,寺内有北魏佛首、唐朝如来佛像和金刚舍利。山林深处,更有千年古树,南国红枫以及属国家保护类的动植物达上千种。其中国家级濒危动物有云豹、蟒蛇、穿山甲等二十多种。濒危植物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桫椤、观赏木等五十多种。观音山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天然亚热带生物基因库之一,也是华南地区负离子含量最高地方之一。

  观光指南:从广州市经京珠高速约1小时到佛冈县城,保护区距离县城8公里

  访客中心:0763-4285920

  04-05版采写:本报记者 陈实 实习生 潘玢渠

  摄影:本报记者 孙涛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