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被称为“爬行动物中的熊猫”
鳄蜥是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国特有物种,因其珍稀也被誉为“爬行动物中的熊猫”,是第四纪冰川末期残留在华南地区的古老爬行类动物,属我国特有、分布区狭窄、极度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距今已一点九亿年历史,野生鳄蜥全国仅有一千只左右。
长期以来,鳄蜥被认为仅分布于广西大瑶山地区。2001年,我省首次在粤北的曲江罗坑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鳄蜥。2007年,又在茂名林洲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鳄蜥新的分布区。近年来,我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鳄蜥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鳄蜥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不断恢复和扩大。调查显示,曲江罗坑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鳄蜥野外分布种群已从2004年的220只增加到目前的500只左右。特别是曲江罗坑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成功突破鳄蜥人工繁育技术以来,已连续5年鳄蜥人工繁育获得成功,目前鳄蜥人工繁育数量为131只,建立了稳定的鳄蜥人工种群,为野外放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
放归自然长期监测
据透露,此次放归的鳄蜥来源于曲江罗坑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的种群,重点选择了食欲旺盛、活动敏捷、无疾病、无外表损伤的个体作为放归对象,以提高放归的成功率。
同时,为了加强对放归鳄蜥的保护和监测,对此次放归的所有鳄蜥都做了标记,今后将采用电子设备监控与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手段对放归鳄蜥进行持续2—3年的监测。通过长期野外定点监测,及时掌握鳄蜥种群数量种群动态变化,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鳄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今后我省林业部门将继续加大鳄蜥人工繁育和野外种群恢复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
相关资料:野生动物放归
野生动物放归是一种保护、恢复受威胁和濒临灭绝物种的有效手段,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地使用。这次将人工繁育的鳄蜥资源放归野外,就是要促进鳄蜥野外资源的保护、恢复和发展。相信这次放归活动能够为保护、恢复和发展广东省北部地区的鳄蜥野外资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