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全省森防检疫站长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交了流2010年全省森防检疫工作,科学制定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二五”规划,研究部署2011年全省森防检疫工作。
会议全面总结了2010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会议指出:2010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全面完成了国家林业局下达我省年度防治目标任务,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5‰,测报准确率94.1%,无公害防治率98.21%,种苗产地检疫率100%;二是全面完成2008-2010年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指标,全省有8个市的21个县(市、区)的78个镇发生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17.69万亩,超额完成国家林业局下达发生面积、疫点数控制目标;三是全面完成保绿色亚运任务。在防治组织领导、落实政府防治责任制、部门和区域协作机制、防治资金投入、防治体系建设、监测测报、检疫执法、防治督查、行业宣传、教育培训、防治社会服务等11项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突破。
会议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要以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治工作为重点,全面推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一是要全面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责任。制(签)订《2011-2013年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治责任;制定并印发2011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实施方案,全面开展防治工作;以疫点林分改造为重点,编制改造规划,狠抓落实,大力压缩疫点数量和发生面积;开展春、秋季疫情普查,规范月报制度,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加大应用噻虫啉等综合措施防治松褐天牛的力度,阻隔疫情传播蔓延;加强疫木安全利用厂建设,推进、规范疫木的安全利用;严格疫木监管,加强疫木源头管理,严防疫木流失。二是要全面推进薇甘菊除治工作。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签订薇甘菊防治责任书,全面落实薇甘菊政府除治责任;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落实部门防治责任;加强薇甘菊普查监测,摸清分布区域及发生面积;开展利用病原微生物锈菌防治试验研究,组装现有的防治技术措施,努力实现科学防治;加强督导检查,联合农业、交通、城建、水利、铁路等部门开展现场办公,落实防治任务。三是要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推广应用PDA和视频监测技术,提高监测精度;全面落实应急周报制度,定期发布趋势预报;继续推进与省气象局的合作,通过电视、短信和政府公开信息平台,向社会和林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继续加强国家中心测报点工作,及时进行调整、充实;加快省级监测预报中心土建工程建设,完成软硬件建设,配套建设监测预警数字化信息平台;开展航空监测研究,提高监测效率和水平。四是要大力提升检疫管理水平。推广应用新版检疫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植物检疫证书》核发和引种审批许可;选择2-3个市、县开展林业植物检疫追溯体系建设示范;严格执行应施检疫植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检疫复检制度;开展检疫执法培训,提高检疫人员执法素质和能力;组织开展全省检疫执法大行动,全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对涉木企业的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守法意识,严防疫情人为传播。五是要增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装备能力。开展“十一五”中央投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情况检查,科学制定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十二五’规划;组织编制珠江防护林、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等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请2011年中央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实施检疫御灾等建设项目,加强项目的管理与运作,进一步提升全省各级森防装备水平。六是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引导和推动各级森防检疫机构积极争取列入行政类事业单位;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为依托,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公司资质标准、认定程序等,全面开展资质认证工作;总结萝岗松材线虫病防治工程试点经验,推广防治绩效承包制度,确保防治质量;建立健全广东网络森林医院,启动专家坐诊,做好阳春、四会试点与全省推广工作;建立学习培训制度,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强化行业宣传,通过网站、报纸、电视、短信等媒体,结合防治工作开展和专项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目标任务等,营造良好的防治氛围。(广东省森防检疫总站)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