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林地总面积92.1万亩(包括国营樟木头林场),其中国有林场林地面积26.97万亩,集体林地面积65.13万亩(含自留山面积6.4万亩,责任山面积6.6万亩)。全市65.13万亩集体林地全部纳入林改范畴,涉及24个镇(街)、316个村、1580个村民小组和54万农民。
近日,省林业局督导组对东莞市林改工作进行了督查指导,东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呈现了林农增收益,生态得保护,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林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的喜人景象。其主要成效:一是明晰了山林权属。通过外业勘界,逐宗逐地明晰产权,将全国统一样式的林权证发放到农户手中,做到了山定权、树定根,进一步明晰了山林权属。对集体统一经营山林实行均股均利,登记发放股权证,将涉林70%以上收益发放到林农手上,落实了山林权益。同时,还完善和重新修订承包合同453份,涉及林地面积3.29万亩,既保障了承包者的合法利益,又将承包收益按股均利,让林农得利。二是增加了林农收入。2010年底,东莞市将涉林收益70%以上均分到林农,共发放涉林红利1500万元,平均每个镇发放100万元,大部分镇实现了林业首次分红的历史性突破,农民在林改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如谢岗镇南面村每人分红340元、村民林岩生家分得3200元,黄江镇黄京坑村每人分红300元、村民连玉春家共分得1500元。樟木头镇百果洞社区村民黄容稳拿着手中的股权证动情地告诉工作人员“这是解放以来林业的第一笔分红,真是让我想不到现在林业每年都有分红,我非常高兴、非常满意”,代表着广大林农讲出了“党的林改政策好”的心里话。三是保护了生态环境。林改后,林农对山林保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自觉地参与森林防火、山林管护,使得山更美、水更清、景更靓,东莞的林区到处都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繁荣景象。黄江镇大冚村村民任茂坤高兴地说“林改让山林得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好了,现在我经常带着4岁儿子到山上休闲、娱乐,心情比以前好多了”。四是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林改让村民自己决策,让村民民主表决,充分体现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村民依法自治的主动性得到显著增强,也让村主任的民意度得到提高、赢得民心,既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又促使农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五是增强了林业发展活力。林改推动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林业有了新的认识,把林业发展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了林业行业地位,推动了东莞市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增强林业发展后劲,也促进了家具制造等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东莞市现已有15个镇设置了林业站,人员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稳定了基层林业工作队伍。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