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携手 共建绿色宝安新家园
发布日期:2011-05-18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1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宝安基金”,并于4月1日在深圳市宝安区区政府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和劝募动员大会。作为一级政府机构,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重视绿色事业发展,促使他们想到和愿意与公益机构合作,共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带着好奇与疑问,记者日前专访了深圳市宝安区区长张备。
记者:宝安区历来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目前已取得了哪些成果?
张备:宝安区委、区政府把为宝安区民众创建生态优美、环境宜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宝安新家园作为政府的重要目标,在全面实现城市化转型的良好机遇下,始终坚持“既要经济发展,又要青山绿水”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逐年加大城市绿化投入,全面提升绿化景观效果,以打造“优美宝安”、“公园之城”、“生态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新中心城区建设、公园建设、道路绿化建设、景观生态林建设等绿化工作,城市绿化得到飞速发展,绿化景观得到明显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据统计,在宝安552.57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里,2010年全区绿地总面积已达24165公顷,比2008年增加了590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6.27%,比2008年提升了近1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18平方米,比2008年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增加了1平方米。
多年来,宝安区开展了城市绿化专项行动,主要对城市化转国有的待建地、闲置荒地、裸露绿地进行覆绿,共完成种植面积30平方公里,增种植树约500万株,取得了以林守地、改善环境的成效;对全区广深、机荷、梅观、龙大等高速公路,以及宝安大道、西乡大道等上百条主干道绿化进行景观提升,累计长度达130公里,面积148万平方米,完成83万平方米黄土裸露地覆绿工作。全区种植市花勒杜鹃330万株。开展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完成了84.1公里区域绿道建设,2011年-2012年将继续建设464公里的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生态优美、环境宜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宝安新家园初见成效。
记者:在宝安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质量?
张备:改革开放30年来,宝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但同时在生态环境上付出了巨大代价,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中少了很多绿色,而且水和空气也都受到了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让我们经济发展的效益大打折扣,同时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宝安区政府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区的目标。今年恰逢深圳2011年世界大运会,我们需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迎接全国文明城市的复检,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速度,提高城市绿化的质量,不断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城市景观和生态水平。
记者:宝安区政府为何要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共同设立“绿色宝安基金”?
张备:植树造林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全社会共同行动的公益事业,因此需要政府、公益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联合起来,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共同行动,为推动这项公益事业的良好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
记者:“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宝安基金”成立的意义何在?
张备:植树造林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宝安区要努力建设“城在山中、城在林中、城在绿中”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先进城市。因此,成立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宝安基金,对推动我区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是成立绿色宝安基金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慈善事业,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建设和谐幸福宝安的重要内容;二是中国绿化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在动员和号召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方面具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和权威性;三是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将宝安的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到国家造林的整体战略;四是有利于实现资金募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长期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管理的透明度,为宝安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募集更多的资金;五是对捐赠数额较大的、参与次数较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中国绿化基金会将通过颁发荣誉牌匾和证书等方式进行表彰,增强捐赠企业、组织和个人的荣誉感;同时,企业通过捐赠还可以获得所得税抵扣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