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天旱少雨,韶关市各地克服困难,抢抓进度,抗旱造林,赢得宝贵的造林季节。到5月上旬,全市造林作业45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18%,其中新造林21.5万亩,林分改造3.2万亩,迹地更新20.3万亩;新种油茶5.3万亩、乡土阔叶树7.36万亩,完成了200个“万村绿”示范点建设。
主要做法:一是科学编制造林规划。林业部门认真做好年度造林规划安排,提前把38.2万亩造林任务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并指导协助做好备耕工作。突出抓好了林分改造、珠江防护林、北江水源涵养林、石漠化综合治理、主干道绿化以及碳汇示范林等中央和省重点工程造林项目。
二是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纪念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周年和推进“国际森林年”行动为契机,积极推动国土绿化。市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基地和“党员生态林”植树活动,市林业局组织干部职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开展迎新春植树活动,通过这些示范带动,各地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驻地部队官兵、社会团体和学校师生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春季植树造林。今年全市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总人数有143.9万人,植树589.5万株,尽责率占87.48%,创下历史新高。
三是抓季节抢进度。3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曲江召开全市春季造林现场会,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抢抓造林时机、加快造林工作进度,确保完成造林任务。翁源县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将全县所有重点工程造林项目全部进行竞争性招标,优化造林招投标程序,为春季造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季节。面对春旱少雨,各地政府发动群众积极抗旱,抓住每一次下雨时机,尽快进行种植和补植,市林业局并从市林科所中心苗圃调剂近40万株乡土阔叶树袋苗免费安排给各地,无雨天就用袋苗代替裸根苗种植,保障成活率。仁化林场“以场带队”的高联村委大水坝村的农户纷纷购买抽水机,将水管拉至山顶,抢抓季节,抗旱种树,浇水种树。
四是保障供应优质壮苗。全市各级林业部门未雨绸缪,精心培育了1600亩杉、松、木荷、樟树、油茶、含笑、火力楠、桂花、香椿、山杜英等共5500万株隔年树苗,并合理调配,保障了全市各地春季造林对种苗的需求。五是抓好造林督导服务。植树造林期间,市林业局派出六个造林工作督导组,分赴各地指导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协调解决造林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地林业部门积极组织林业工程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造林现场为林农提供技术服务,把好造林质量关。(邓光忠 黄益初)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