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乔木状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桫椤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我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五华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桫椤群位于核心区粗石坑海拔400-700米的沟谷中,现存65株,最高单株9.8米,胸径28厘米,冠幅近20 平方米。
形态特征
桫椤茎干高达6米或更高。直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茎顶端;茎段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有窄而色淡的啮齿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有刺突起,背面两侧各有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0.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12厘米,宽1.2-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有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有短柄,羽状深裂,18-20对,舒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的长约7毫米,宽月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有锯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类,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色的小鳞片。孢子囊群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拖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囊群盖球形,薄膜质,外侧开裂,易破,成熟时反折覆盖于主脉上面。
生长习性
桫椤在3-35摄氏度的山区、坝区和庭院均可栽培,可地栽,也可盆栽或桶栽,但相对湿度要大。桫椤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地和溪边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
地理分布
桫椤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和日本南部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日本、越南、柬埔寨、泰国北部、缅甸、孟加拉国、锡金、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广东主要分地梅州、阳江、阳春等地。
研究价值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传,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观赏价值
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重生,易燃苍劲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
保护措施
桫椤成年株每年产生的孢子数量多,但死亡也多。在自然界,有幸存存活的孢子,从萌发至形成幼孢子体这一过程,费时达1年以上,温度、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都可能是影响萌发孢子的生死存亡或延迟以后的发育过程。桫椤孢子萌发,形成配子性,限制了它只能在一定孤立的区域生栖繁衍,而成年株在周围5米范围日内页限制了生长桫椤幼年株,因此适宜生长的区域更小了。尽管桫椤偶尔也能侵入并幸存在新的森林区域,但它竞争不过当地迅速生长的植物。桫椤是乔木状蕨类植物,生殖周期很长,生殖过程在离体的情况下进行,发育进程完全受变化的环境控制,不利于生存发展。桫椤无完善的根系,很难适应限制变化较大的生态环境。
由于桫椤随时有灭绝的危险,更由于桫椤对研究蕨类植物进化和地壳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所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桫椤科的全部种类,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名录(红皮书)中,成为受国际保护的珍稀危物种。由于它是现今仅存的乔木状蕨类植物,极其珍贵,中国早期公布的保护植物名录,也将桫椤与银杉、水杉、秃杉、望天树、珙桐、人参、金花茶等一道,列为受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并在贵州赤水和四川自贡建立了桫椤自然保护区,广东也在五华县建立了旨在保护桫椤的七目嶂保护区。(本文文字、图片、视频素材由五华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