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省林业局召开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大会暨青年干部交流座谈会,5位林业青年结合投身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的亲身经历作交流发言,一起来看看吧~
华彦 省林科院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团队、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作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的首席专家,如何引领穿山甲的科学研究是华彦来到广东工作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他在东北高校工作了17年,穿山甲分布在我国南方,在此之前他连穿山甲都没见过。没基础、没经验、没团队,怎么开始?
华彦带领研究团队从穿山甲“习性特化”“食性特化”“生理特化”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另辟蹊径,敢为人先,不断尝试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了摸清穿山甲的生活习性,研究团队深入山林进行调查,通过艰苦的野外研究,获得了穿山甲生活习性最真实的数据,为后续的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经过5年的努力,研究团队制定了国内第一个穿山甲调查标准、第一个救护标准、第一个饲养标准,初步解决了穿山甲“找不到”“救不活”“不能生”等世界性难题,确立了我国穿山甲保护研究全球领先地位。
陈薇 省林业局改革发展处二级主任科员
作为改革和产业发展处一员,陈薇主要负责综合与森林旅游工作,积极参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现代化林业产业发展,助力油茶、竹子等特色产业,还投身乡村振兴,见证贫困村脱贫增收。最忙碌的时候,她曾用4个月筹备6场大型展会。但在这份忙碌的工作中,她也踏遍了省内的大好河山,与林业从业者倾心交谈,感受他们艰苦奋斗的发展史和林业情怀。这一切,促使她更加珍惜和热爱这份事业,忙碌而开心着。
一直以来,陈薇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党的最新理论,认真对待工作,积极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以务实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成绩。
周莉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
周莉作为深圳林业系统青年干部,以“责任心”“学习心”“自省心”精神诠释新时代生态守护者的使命。
她先后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大工程,在森林资源统计、生态项目协调等工作中践行“事经我手必负责”准则,用行动证明责任心不在口号而在脚踏实地的细节中 。
2024年下半年,周莉开始承担建设工程相关工作任务,面对全新的领域,她在干中学,学中干,重新学习新的政策文件,了解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流程,用“归零心态”,向书本学理论,向实践学方法,向他人学智慧,让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永动力。
周水金 省乳阳林场安全生产与应急科林业工程师
在乳阳林场,活跃着一支由退伍军人和林业工程师组成的青年应急先锋队,周水金就是其中一员。2017年成立之初,这支10人队伍面对专业知识匮乏的困境,以“白天巡护、夜间苦学”的拼搏精神,通过系统培训掌握风力灭火机、无人机等装备操作,在县消防大队实训中淬炼实战能力。
2018年冬,团队迎来首次重大考验。当跨界山火借陡峭地势和芒草燃料急速蔓延时,他们科学研判火情,运用“守火线、追火头”战术,连续10小时逆风扑灭明火。未及休整又转战复燃火场,创新采用“水车压制+无人机巡查”立体战术,在零下低温中扑救了三天两夜,成功守护林场边界。湿透的作战服与结冰的装备见证了他们“火不灭、人不退”的信念。
这支队伍始终坚持“战训结合”的发展理念:全部获得林业技术资格证,3名林业工程师,7名林业助理工程师。如今队伍已发展为两支应急分队,成员虽分散在不同岗位,但始终保持“5分钟应急响应”机制,在抗洪救灾、驴友搜救等30余次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9名成员加入党组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使命担当,成为南岭林区移动的生态安全屏障。
陈钊倩 省林业局湿地处四级主任科员
2023年7月,陈钊倩作为应届毕业生跨入湿地保护领域,开启从省直机关到田间地头的双重历练。
面对专业鸿沟,她以“破界”勇气重塑认知:她以归零心态迎接挑战,从具体事情做起。驻村首周开始实地走访摸清村情,并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文件补足知识短板。
“精进”是她的成长密码:锤炼专业本领,在摔打中长才干。系统构建湿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知识体系,向基层干部学治理经验,向村民问实际需求。在承担湿地公园建设开发、监督管理和组织开展世界湿地日、粤桂琼红树林保护交流活动筹备等工作中,她的本领能力得到进一步锤炼。
驻村期间,她躬身力行破解发展难题:扎根实践沃土,在实干中见真章。从实际出发开展帮扶工作,因地制宜建言施策,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编制教育帮扶三年方案,筹备自然教育进校园项目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