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林业科学素养竞赛活动明日开启

  你是否留意过树叶上的神秘孔洞?

  树干上蜿蜒的“隧道”是谁的杰作?

  这个夏天,带上你的放大镜和好奇心,

  加入最酷的“城市生态保卫战”!

  为引导公众关注林业科学,参与生态保护,广东省林业局发起举办城市森林害虫“大追捕”全民林业科学素养竞赛活动,旨在通过调查打卡实践,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培养公众观察自然、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促进家庭、社区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林业科学。

  5月25日至7月31日期间,前往城市公园、社区绿地等城市森林场所,发现城市森林害虫种类、记录被害林木种类、虫害症状等,根据作品标准规范,将作品照片上传至“广州科普资源”微信小程序城市森林害虫“大追捕”活动专区即可参与本次活动。竞赛结果将于9月21日-23日全国科普日期间公布。

  活动亮点抢先看!

  全家科普总动员:青少年在家长陪同下走进城市公园、社区绿地,共同记录森林害虫的“犯罪证据”,共学趣味生态课。

  线上线下双培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比赛任务,主办方将在竞赛期间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培训,手把手教你成为“城市生态侦探”。

  三大“超能力”等你get!

  成为“植物医生”——用镜头捕捉森林害虫的蛛丝马迹。

  变身“生态侦探”——用科学记录守护城市的绿色脉搏。

  晋升“科普达人”——用耐心和热情传播林业科学知识。

  只需三步,参与城市森林害虫“大追捕”

  第一步,微信搜索“广州科普资源”小程序;

  第二步,点击城市森林害虫“大追捕”竞赛界面,点击“报名参赛”;

  第三步,填写个人信息,阅读并同意竞赛规则后,完成报名,即可开启你的城市生态探案之旅!

  参赛作品要求:

  内容范围:拍摄照片内容需为在城市公园、社区绿地等公共场所内记录危害林木的害虫,包括但不限于其种类、危害的林木种类、遭受虫害部位(根、茎、叶、花、果等)的症状。

  照片技术标准:照片需为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单张照片大小不超过5MB,确保画面清晰,能够清晰展现害虫的形态特征、与植物的互动细节以及受害林木的被害症状等关键信息。

  信息标注规范:上传作品时,需在“广州科普资源”微信小程序中完整填写拍摄时间(精确到分钟)、地点(具体到公园名称、社区名称及大致区域)、害虫种类名称(按照培训资料中的标准名称填写,如能到具体物种最好,不能到物种的可标注为大类如鞘翅目、天牛科、白蚁等;实在不能确定的注明“待鉴定”)、害虫行为(如取食、交配、婚飞求偶等)、被害林木品种(准确填写植物的中文名称,如月季、樟树等)、林木被害的具体部位症状(被啃食了的叶片、被钻蛀的枝干等)。

  作品提交规范:参赛者可多次上传作品,每次上传的作品需为不同的观察记录(即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或不同城市森林害虫的记录)。

  上传时间: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在7月31日24:00前完成上传,逾期上传的作品将不予受理。

  信息填写:上传作品时,需确保所有标注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故意填写虚假信息。如因信息填写错误导致作品无法参与评审,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版权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独立创作,不得抄袭、盗用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如因版权问题引发纠纷,参赛者需承担全部责任,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主办方有权使用参赛作品用于公益传播,包括出版图书、画册及推荐相关媒体发表等,并在其公益广告、宣传、展览等活动中拥有使用权,并不支付稿酬。

  这个夏天,让我们用镜头守护城市绿肺。快叫上小伙伴,开启属于你的都市丛林冒险吧!

  ↓ ↓ ↓ 扫描二维码进入活动专区【立即报名】,马上变身“城市生态侦探”!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