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头条关注广东各地红树林保护情况

  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对它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多次作出具体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报道中提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以此推动红树林保护的全球联合行动,不断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据了解,深圳地处南海之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资源。全市湿地面积347.88平方公里,其中滨海湿地占比约77%,拥有红树林、滨海滩涂、珊瑚礁、河口、海湾等南亚热带典型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也是深受深圳市民喜爱的户外休闲乐园和自然疗愈胜地。

  从深圳湾滨海湿地、华侨城湿地,到大沙河、茅洲河、西涌沙滩等湿地,近年来,深圳实施了一系列湿地修复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如今的深圳正不断蝶变,诗意栖居,“深”生不息。

  不仅如此,报道中还关注了广东湛江、惠州等地的红树林保护情况。

  报道中称,在广东湛江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在广东惠州,当地首创我国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促成全国数量最大、数额最高的红树林碳汇认购,让红树林变身成了“金树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红树林面积稳步增长,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为全球贡献了成功的红树林保护中国方案。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营造红树林9200公顷,提前完成“十四五”红树林营造目标任务。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3.03万公顷,较本世纪初增加了约38%。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红树林已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建设项目占用和违法破坏红树林的情况明显减少。如今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在红树林保护领域的成就不断得到国际认可,国际红树林中心自去年在深圳正式成立以来,意向成员国目前已达19个。

  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政策文件,并组织编制“十五五”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为红树林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