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津巴布韦7月27日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颁发了全球第二批 “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中国的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成为全球16家获奖单位之一。同时,深圳湾自然教育中心和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被授予全球“星级湿地中心奖People单项奖”。
据悉,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是由国际湿地教育网络发起颁发的,旨在表彰全球在湿地保护、生态教育及公众参与领域表现卓越的机构,是全球唯一聚焦湿地教育与公众吸引力的质量认证。目前全球共有39个“星级湿地中心”。
10年前,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应运而生,成为深圳市首个设立在市政公园内的自然教育中心。该中心由红树林基金会执行运营。中心依托深圳湾独特的生态、历史与人文资源,精心研发了系列适合市民参与的环境教育活动,有效引导公众关注、支持并参与湿地保护行动。
深圳湾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点,每年冬春季节都迎接数万候鸟,使得深圳湾公园成为生物多样性特点区域,深受公众喜爱。据介绍,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秉持“寓教于乐”的理念,通过趣味性的展陈和互动方式,在专业志愿者的支持下,重点围绕鸟类知识、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工作。每逢周末,自然教育中心都开展自然教育课程、展览导览讲解和科普观影活动。
获得单项奖的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内伶仃岛与福田红树林两大区域组成。其中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位于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依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推出了“红树讲堂”系列活动,突破传统自然教育边界,首创“双师课堂+云课堂”模式,2019年以来覆盖深圳300余所中小学、惠及60多万名学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