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 新发现荔枝古树群

  3月26日,佛山市绿委办会同市城管局、市住建局上线《民生直通车》节目,就“如何科学绿化”等话题与市民互动交流。

  佛山新挖掘两大古树群

  截至2022年3月,佛山市共有在册古树名木2093株,古树名木后备资源4967株。其中,最古老的古树为顺德乐从小布村的“滇刺枣”古树,为805年,也是广东省最古老的枣属古树。目前,佛山市古树名木共29科43属51种,优势种(数量排在前五位)分别为:榕树、黄葛树、龙眼、木棉、水翁;其中,榕树占全市古树名木的比例近六成。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的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自2021年起,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委托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利用RTK技术对全市古树名木开展精确定位工作,定位精度达到分米级,目前已完成禅城、南海、顺德三区的古树名木精确定位工作。

图片

  近年来,佛山挖掘了2个较大古树群,一个是在南海区西樵镇西岸凰岗村的人面子古树群,另外一个是近日新鲜出炉的三水区大塘镇潦边村荔枝古树群。其中,荔枝古树是佛山市绿委办通过一位铁打老中医提供的线索发现的,据传是由南洋带回的荔枝种子播种而成,树龄超两百年。佛山市绿委办前往现场调查后发现,村里目前尚存22棵荔枝树,每棵孔径约40-50厘米,树高约6-8米。

  据介绍,按照《佛山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该古树群属于当地村集体财产,应由政府和当地属地共同养护,得益于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较强,荔枝古树群保存较为完好,暂无发现较大的病虫害,目前对古树群的调查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佛山市绿委办透露,如荔枝古树鉴定属于新品种或优良品种,将联合农科所、植物园及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嫁接、圈枝等进一步培育,未来可让更多市民品尝。

图片

▲凰岗村人面子古树

  南海区西樵镇西岸凰岗村人面子古树群则拥有13棵超百年历史的人面子树,2021年,南海区对全区古树名木再全面进行普查,对所有古树进行挂牌登记,列入广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数据库实现“一树一策”保护。

  佛山这些地方可参与种树

  佛山在2017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后,持续推进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今年,佛山市绿委办结合市民需求,统筹安排了多个场所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其中包括佛山植物园、云勇国家森林公园、三山森林公园、高明杨和镇、更合镇、三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等。

  植树造林是公民的法定义务,除了身体力行种树,市民还可以通过抚育管护、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植树造林。此外,广东省绿化委员会还大力推进“互联网+义务植树”形式,市民通过广东全民义务植树网开展捐资,即可领取认种认养义务植树证书。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