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森林公园作为东莞三大森林公园之一,管理面积达74平方公里,是各种野生动物的活动栖息地。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大岭山森林公园的动物物种展开了调研,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和三索锦蛇。
科研人员穿梭林间 研究动物生活习性
“这个是野猪拱的,一般它拱一些树根来吃,包括土茯苓它们也喜欢吃。”科研人员走进山林,穿梭于林木之间,对野生动物留下的痕迹进行研究,并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在山林的树丛间安装红外相机,用于捕捉野生动物的生活轨迹和生活习性影像。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礼标介绍说,在安装红外线摄像头的时候首先要观察是否有兽道,要把摄像头安装在兽道上,这样才能拍摄到动物在林间活动的视频和相片。
新发现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和三索锦蛇
从红外相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不难看出,随着大岭山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有不少小动物定居或常做客于树林当中。其中,视频中出现最多的是野猪、豹猫、赤腹松鼠等,除了已知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之外,张礼标说这次还有新的意外发现。“这次通过野外样线调查,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新增加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三索锦蛇。”
大岭山森林公园新增兽类16种
在大岭山森林公园调查到的22种兽类中,有珍稀濒危兽类7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为豹猫;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为红背鼯鼠;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三有”动物)名录的兽类6种。比较前期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调查的兽类名录,此次调查新增16种,分别为:灰麝鼩、中华菊头蝠、小蹄蝠、霍氏鼠耳蝠、华南水鼠耳蝠、灰伏翼、卡氏伏翼、东亚伏翼、侏伏翼、华南扁颅蝠、托京扁颅蝠、豹猫、赤腹松鼠、红腿长吻松、红背鼯鼠、黑缘齿鼠。
张礼标表示:“现在公园里面野生兽类增多了,我们市民在游玩的时候看到这些野生动物,就不要去惊扰它们,更加不能去捕捉,因为很多动物可能会携带一些病毒、疫病,最好避免与它们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