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爱好者在阳春市春湾镇发现一罕见的紫薇属植物,经专家鉴定,确认该植物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阳春紫薇”。日前,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发表。
2024年6月25日下午,植物爱好者陈国棣、高发明、刘修霆三人在春湾镇爬山时,被几棵开满耀眼花朵的高大乔木所吸引。“乔木长在郁郁葱葱的密林中,起初怀疑是人工栽培。但生长在那种环境且分布不规则,还是觉得更可能是自然物种。”陈国棣介绍,后来他们来到开花的高大乔木附近,发现其是千屈菜科紫薇属的植物,但无法确定属于哪个种。
幸运的是,在同一棵树上,不仅有花还有果实。于是,陈国棣与朋友用手机拍下高大乔木及其花和果实,并将图片发给专业人士鉴定。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吴保欢博士看后,判断其极可能是从未被人所知的新物种。
2024年6月28日,吴保欢从广州驱车来到阳江与陈国棣等人汇合,再次登山拍照、采样。后来吴保欢团队经形态学比较,确认该植物为新物种,并根据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阳春紫薇”。
“阳春紫薇”为直立乔木,树皮灰褐色,具有明显纵裂纹,圆锥花序大型,密被绒毛,花瓣蓝紫色,具长爪。目前发现的“阳春紫薇”种群仅有植株4株,种群小且孤立,外加人类活动对其原生环境的干扰,极易灭绝。鉴于该物种存续迫在眉睫,当地正开展栖息地保护、种子库建设、迁地栽培等紧急保护措施。
紫薇属是一类常见的观赏植物,紫薇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东晋,它盛夏开花、花期长、花色艳丽,被称为“百日红”,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吴保欢表示,“阳春紫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紫薇属种质资源,还为紫薇属观赏植物育种、药理研究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这次发现“阳春紫薇”,是阳春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印证。阳春市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不断加强生态修复与管理,生物多样性得以持续发展。此次新物种的发现,也让阳春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发丰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