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重构造林管理体系,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实行工期倒排机制,抢抓造林季节,全力推进2025年30.83万亩林分优化任务高效落实落地。
一是抓早抢早到位,破解造林季节制约难题。根据《广东省2023-2027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方案》,提前预下达2025年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创新实施“地块预核、设计预编”两提前预审制度,实现用地审批、苗木储备、设计编制等环节并联推进。按照“一月一主题”稳步推进,为抢抓造林有利时机奠定基础。
二是优化流程到位,破解流程复杂难题。河源市委市政府领导高位推动,梳理全市各县区造林类项目造价预算、县领导审批、财政评审、县区政府会议审议等流程和时限,通过合并同类事项、取消非必要环节,将原17个审批流程压缩至10个关键节点;创新“容缺预审+承诺备案”制度,对非核心材料实行后补机制,单个项目审批时限从150天压缩至105天,实施“全周期节点管控”模式,实行分阶段精准管理,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实现“快设计、快审批、快评审、快招标”。
三是财政兜底到位,破解资金限制难题。各级财政部门对绿美河源生态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快办快审。涉农资金未下达前,县区政府或财政部门出具资金保障承诺意见,同意项目进入财审、招标等程序,加快项目推进。同时,运用好先造后补、以奖代补等政策,按照先实施、先验收、先奖补的要求,落实到山头地块,大力宣传发动企业、种植户开展造林绿化和油茶新造,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确保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全面推进。
截至4月15日,全市已完成林分优化17.12万亩、完成率55.52%,其中财政投入林分优化(不含封山育林)完成15万亩、完成率82.59%。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