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造林人缔造生物多样性奇迹

  今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迈入新阶段,广东生物多样性“家底”越来越丰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肇庆是广东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聚焦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回顾怀集人民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植树造林,让荒山变成生物多样性宝库的生动实践。


  破晓阳光唤醒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白鹇振翅惊落晨露,豹猫掠过树丛,搅动一地斑驳——这座曾寂静无声的荒山,孕育了“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肇庆造林人以生命的狂欢谱写生物多样性奇迹。

  20世纪70年代,过度砍伐让岳山沦为满目疮痍的生态伤疤,岩层裸露、沟壑纵横,动物绝迹,只见芒草不见树。肇庆怀集儿女以“岳山造林大会战”打响绿色革命,上万人肩扛树苗,在嶙峋山石间凭着“苦干加巧干、觉悟加义务、锄头加窝头”的坚强意志,造大林、大造林、造好林,践行“合理砍伐、永续利用、绿化荒山、青山常在”的智慧,将血汗浸入每一寸土地。

  经过半个世纪的守护接力,这片10.84万亩的土地从荒山蜕变为生物方舟。1239种野生维管植物构筑垂直生命网络,桫椤群守望恐龙时代的记忆,喜树于山涧绽放。263种陆栖脊椎动物在此生息,斑林狸月夜觅食,黑领噪鹛在灌丛深处打闹。超40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植物在此找到庇护所。

  从“秃岭泣血泪”到“万类竞自由”,岳山每一片摇曳绿意,每一声鹿鸣鸟啼,都是青山对守护者最深情的回响。

  蟒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我国个体最大的蛇类,体长可达六七米,身体背面和侧面有云状大斑纹。捕食时通过缠绕窒息猎物。

  红嘴相思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圆胖、鲜艳,以昆虫为主食。传说曾有成对红嘴相思鸟因其中一只死去,另一只精神萎靡久久不肯离去,故名。

  红腿长吻松鼠  “三有”动物

  股外侧、臀部至膝下有显著的锈红色,颅骨狭长吻细长,因而得名。

  赤腹松鼠  “三有”动物

  身尾几乎等长,身手敏捷、筑巢储粮能力强,会啃食柳杉、银杏、马尾松、板栗、侧柏等树木的树皮。主要分布在岳山保护站实验区。

  秃杉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常绿乔木,为丰富山区造林树种,广东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展引种栽培和扩大造林试验。岳山林场是示范推广试验点之一,秃杉在此适应性非常好。

  鼬獾  “三有”动物

  面部呈黑褐色,额头至眼睛周围有明显的白毛,吻端突出似猪鼻,被称为“猪仔狸”。臭腺发达,可分泌臭味驱敌,又称“臭狸”。

  中华鬣羚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又称苏门羚、“四不像”等。因其角似鹿、蹄似牛、头似羊、尾似驴,人们据此将其与驯鹿、驼鹿和麋鹿一起称为“四不像”。

  桫椤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恐龙时代存留物种,是陆生植物的“活化石”。树形蕨类,可长成大树,又称“树蕨”,被誉为“蕨类之王”。温泉保护站有大片桫椤群落,有黑桫椤、大叶黑桫椤、结脉黑桫椤等。

  金毛狗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树形蕨类,株形高大,基部被大丛垫状金黄色茸毛,状似伏地的金毛狗头,故称“金毛狗蕨”。常生长于山麓沟边及林下阴处酸性土上。

  合柱金莲木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灌木,中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北部和广西中北部,生长于山谷水旁密林中。2019年在保护区溪流边首次发现3株。

  果子狸  “三有”动物

  鼻垫到前额有条白色纵纹,眼下及眼后各有一小块白斑,像戴了面具,别名“花面狸”。

  蓝钟杉

  常绿乔木,因生长于蓝钟镇而得名,本地人称“洞中杉”,是“岳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其本质坚硬、密结、不变形,是制作盆、桶、桌椅和门窗等家具的绝佳木料,远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仙八色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因有八种颜色的羽毛而得名,羽翼世间罕见,被誉为“鸟中美女”。全球不到一万只。

  喜树(成功移出国家保护名录

  落叶乔木,树干挺直,可种为庭园树或行道树。由于保护得当,生长迅速,2021年成功移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赤麂  “三有”动物

  赤麂(jǐ)即黄猄(jīng)。额部有V字形黑纹。生性胆怯,受惊吓时叫声似狗吠,因而被称为“吠鹿”。

  黑领噪鹛  “三有”动物

  上体棕褐色,脸部具黑白相间的纵纹,颈处黑色宽带呈半领环形,像身穿燕尾服、打着黑领结的“绅士鸟”。

  白眉山鹧鸪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国特有物种。额及前头部白色,并有一道显著的白眉,因而得名。

  茜草科九节

  属灌木或小乔木。较为常见的药用植物,全株都可药用。

  豹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因身上斑点似豹纹而得名,又因斑点像铜钱被称作“钱猫”。独居,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精彩影像在中央电视台《秘境之眼》栏目播出。

  白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广东省省鸟,是清朝五品官服上绣的动物。雄鸟羽毛似雪,体态优雅华丽,被誉为“林中仙子”。

  仙湖苏铁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常绿木本,生长于山地沟谷中,因过度采挖及雌雄异株授粉难等因素,野生种濒临灭绝。目前在保护区发现的一株为雄株。

  斑林狸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国最小的灵猫科动物,头部尖长,四肢细小,呈浅色,背部中央有两排斑点。主要吃昆虫、鸟类及细小的哺乳动物。

  蛇雕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以蛇类为食,能以粗壮的双爪抓住蛇体,利嘴钳住蛇头,不时甩动翅膀摆脱蛇的反扑,致蛇竭力才开始吞食。

  黄腹鼬  “三有”动物

  比黄鼬(黄鼠狼)小,因腹面为较亮的橙色或浅黄色而得名。虽体型娇小,但性情凶猛,食物以鼠类为主。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