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无垠的绿色森林,对于肇庆封开县而言有着深厚的意义。
这里,有着林地312.1万亩,高达75.46%的森林覆盖率,一棵棵树木,勾勒出了封开“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轮廓,更为野生动物营造了赖以生存的家园,也为这座县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林地,是作为全省林业大县封开的重要资源,它们分散在全县的各个乡镇、村集体中,由无数个人或集体承包,在长期的培育和经营中,带来生态和经济价值。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的当下,规范管理好每一片林地,让它们能够可持续产生更大的效益,势必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林权制度设计。
2024年,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封开县作为全省五个试点县之一、肇庆市唯一的先行探索县,正通过一系列创新改革举措,探索林权改革的新做法,写好林业发展的新篇章。
制度先行
“三权分置”明晰产权关系
推进改革,制度先行。
近日,由封开县自然资源局和林业局共同制定的《封开县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三权分置”改革实施细则(试行)》(下称《实施细则》)正式出台。
这是封开县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号召的具体行动,也是封开县探索林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举措。通过“三权分置”,即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封开县旨在进一步明晰林地产权关系,促进林地资源合理利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镇化建设,标志着封开县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细则》中,对集体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即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承包方所有,经营权则归经营主体所有。
确定林权的归属,是林改中的重要环节。封开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过去,全县林地中曾出现细碎化、经营权流转不畅等问题,制约了林业效益提升;通过“三权分置”,让林农既能获得稳定的承包收益,又能通过林地流转、入股等方式分享林业增值红利。
合同签订 稳定承包权,增强林农信心
渔涝镇作为封开县“三权分置”改革的先行试点镇,率先组织开展了延期承包林地合同签订工作。
今年4月24日,镇林业站工作人员积极组织林农在村委会进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宣传,当天下午,就完成了6份家庭承包经营延期林地合同签订,涉及林农16户,承包面积达1121亩,延长责任山承包期限30年。
拿着刚签订的合同,林农的一颗心落了地。渔涝镇贺江村村民梁大叔曾担忧,自己的责任山延包合同在未来几年内就要到期,到期后自己的林地收益是否会受到影响,到期后自己是否还能获得承包权?而在合同签订后,梁大叔的担忧便烟消云散。
“有了延包合同作为坚实保障,经营时限的稳定性彻底打消了孩子们的顾虑,现在他们都全力支持我将山林事业长久做下去了。”他说。
人有恒产方有恒心,在这次改革中,产权明晰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针对家庭承包经营林地承包期限不足10年的统一实行林地延包合同签订,不仅稳定了林农的承包权,更增强了他们长期投入林业生产的信心,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管理 从“白纸黑字”到“数据电子化”
过去,信息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承包山林的范围往往登载在一张纸质凭证上,四至范围仅以简单文字形式进行表述。时过境迁,因林木自然生长与人为更迭,旧日划定的林地界线日渐模糊。加之纸质凭证或遭遗失、界址标识多已湮灭,如今满山的树林,又该如何划清山林界线?
这种情况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测定成为了“最优解”,为此封开县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技术支撑团队从事林地测绘工作,为全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数据化支撑。
今年五月,封开县林业局技术团队携带着RTK测量仪器和无人机出发河儿口镇。他们当天要对河儿口镇香车村下辖的自然村内几处责任山、自留山林地开展测绘确权工作。
在到达当地后,镇林业站站长与村支书带领技术人员与邻近林地的村民,沿着各自责任山、自留山的林地边界开始定位测绘,每到一处,技术人员都会与村民沟通确认责任山、自留山林地界线位置,通过仪器采集数据并绘制详细的林地地籍图,对家庭承包经营林地延包合同、自留山补充完善矢量数据,有效解决“四至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关系。
接下来,封开县林业局将测量数据和相关信息准确录入系统,建立林权数据库,实现林权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后续改革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封开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轮“三权分置”改革在前期渔涝镇、河儿口镇开展试点基础上形成了重要经验,目前,封开县已在全县铺开“三权分置”工作。
“三权分置”的实施,让林地的生产要素得以流转起来。集体林地的所有权归集体,保障了集体对林地的权益处置;承包权稳定在农户手中,给农户吃下“定心丸”;经营权可依法流转,吸引企业等社会主体进山投资林业,发展林业经济。在可见的未来,随着“三权分置”改革的深入推进,封开县林业发展将呈现出勃勃生机:林权流转更加顺畅,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林农收入持续增加,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三权分置”的实施,让林地的生产要素得以流转起来。集体林地的所有权归集体,保障了集体对林地的权益处置;承包权稳定在农户手中,给农户吃下“定心丸”;经营权可依法流转,吸引企业等社会主体进山投资林业,发展林业经济。在可见的未来,随着“三权分置”改革的深入推进,封开县林业发展将呈现出勃勃生机:林权流转更加顺畅,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林农收入持续增加,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接下来,封开县将在现有基础上,准确把握时序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以“三权分置”为引擎,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