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源市紧扣“林长领航·绿韵守护”活动年工作重点,聚焦“以宣促干”目标,以《广东省林长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宣传重点,围绕《条例》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路径、重要意义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视角、高频次宣传,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条例》宣传热潮。
聚焦关键群体,构建“学、听、测”闭环学习体系
一是翻印“一本”《条例》读本。河源市林长办集中翻印《条例》1万余本,分发至全市“一长两员”、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林长制成员单位,实现关键群体全覆盖。《条例》分发后,各单位迅速行动,组织全体人员集中学习,全面掌握《条例》内容,确保《条例》精神入脑入心,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思想基础。
二是开展一节专题授课。举办“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河源路径”专题培训班,将《条例》解读作为培训重点课程之一,邀请省级参与《条例》制定的专家作专题授课,进一步提高各级林长和业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是组织一场知识测验。围绕《条例》核心内容编制知识测试题,并以网络调查问卷形式发至各县(区),由县(区)林长办牵头组织,广泛发动辖区三级林长、党政干部及社会群众参与线上答题,进一步强化对《条例》的掌握理解。全市参与调查人数达1500人次,答题正确率达90%以上。
融合线上线下,打造“视、窗、摊”立体传播矩阵
一是拍摄一条宣传视频。联合河源广播电视台制作动画版《条例》宣传短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生动形象的方式介绍《条例》主要内容,并在《河源新闻联播》《民生一线》等黄金时段播出,同时,通过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创森”等微信公众号进行矩阵式推送,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发力的立体宣传格局。
二是设置一个宣传窗口。线上以“河源创森”微信公众号为核心平台,持续推送《条例》图文解读、政策问答及音视频讲解等内容,及时总结推广各县(区)贯彻落实《条例》的典型经验,打造不受时空限制的“线上”宣传窗口。线下以“河源市林长制主题公园”为载体,在主题公园规划《条例》宣传角,设置科普宣教设施,增添林长制特色元素,致力于打造集休闲体验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永久性“线下”宣传阵地。
三是开展“一场”摆摊宣传。河源市林长办以万绿湖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行动为契机,组织志愿者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开展宣传,通过发放《条例》宣传册、布设宣传展板与现场讲解等形式,向来往游客普及林长制相关知识,推动《条例》深入人心。活动当天,共派发《条例》宣传册100多本,吸引近1000名群众参与活动,有效扩大《条例》社会知晓面。龙川县结合“森林火灾宣传”宣传活动,设置《条例》宣传专区,向过往群众宣传《条例》核心内容,实现“防火宣传+条例普及”双效合一。
创新活动载体,营造“讲、赛、送”多元宣传场景
一是举办一场演讲比赛。面向全市林业干部职工举办“林长领航·绿韵守护”主题演讲比赛,参赛选手以林长制为主线,聚焦“三绿”并举、“四库”联动,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开展演讲,有效激发了全市林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了人人学《条例》、齐心促绿美的浓厚氛围。
二是举办一场篮球比赛。成功举办第三届“林长杯”篮球赛,通过在篮球场设置《条例》宣传展板、悬挂横幅等,实现体育竞技与知识普及有机结合,让《条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人心。
三是开展“一次”上门宣传。紫金县结合“绿美紫金”生态建设行动,在苏区镇红色旅游景区、古树公园等重点区域开展“送法入林”活动,将《条例》送到林区一线。连平县由镇干部与林业技术人员组成《条例》宣传小分队,深入林企林农,运用方言生动讲解《条例》核心内容及林业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打破基层信息壁垒,普及林业法律常识,畅通爱林护绿“最后一公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