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和日丽,天高云淡的冬日下午,我陪友人走访了慕名已久的大北山森林公园。
大北山隶属莲花山脉,东西走向,贯穿揭西。我慕名已久,不仅仅因为他是揭西的脊梁,群峰连绵,苍绿青翠,隐藏着良好的资源,完整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大北山以她的宽大胸怀和慈爱,以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观,像母亲一样用乳汁养育了一方水土,养育了人杰地灵的揭西人。在大革命的年代,多少仁人志土,多少革命先辈接受了乳汁的哺育,接受了大北山甘泉的滋润,接受了母爱的熏陶;多少革命先辈以“滴水之恩,容当涌泉相报”。的胸怀和气慨回报母亲的厚爱,把热血乃至生命奉献给了大北山,奉献给多情的土地,使揭西挺起民族大义的脊梁,挺起高昂的头,发挥了应有的光和热。在六十年代,她又以母亲的胸怀和母亲的慈爱,用乳汁喂养了共和国的青年一代——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青年,响应了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号召。母亲的教诲,拓宽了他们天宽地博、山外有山的视野,教会了他们懂得“真、善、美”的道理。所以我慕名已久,去感受、体会大北山的情怀,去领略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致。
汽车沿着起伏的地方公路,从南山镇到北山,走了30分钟,经过10多公里的行程,靠近大北山。沿着“之”字型山路,盘旋直上,走到半山腰往下一看,南山镇的小楼别墅、村庄农舍在暖洋洋的阳光映衬下,熠熠生辉、光彩亮丽,别有韵味。我跟友人说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到过意大利米开朗基罗的故乡佛罗伦萨,音译为“翡冷恰翠”,把那个城市比喻为一块碧玉,我们也并不比它逊色多少,只不过它是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源地和名人的故乡而已。
从山下到山上,汽车又走了近半个小时,可以到达北山林场和大北山水库。山峦苍翠,薄云轻绕、翠竹掩映、自然生态茶错落其间,梯田上单丛、黄旦、铁观音等高山云雾茶,自由自在,活泼生长,白色茶花点点如雪,重重迭迭,点缀其间。山上的芦苇花飘飘洒洒,布满山岗,像首抒情诗,像一首清纯的歌在吟诵,在轻扬,在弹唱。在当年的知青宿舍——林场场部,林场工人三人两人,在走动,在交谈,他们的身影,写满勤劳,他们的脸上溢满安详,一改已往那“大干苦干拼命干”的历史,变开山造田到退耕还林、还湖、还山是认识上的跨越,是质的飞跃,哲人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越是自然的东西就越得到人们的认同。满目青山,让我们感慨良多。让我们保护好良好的地貌和自然景观,让我们保护好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瑰宝,让我们以拳拳赤子之心保护好我们的母亲。
站在北山水库的大坝上,领略大坝的雄姿。大坝高耸、伟岸、挺立。上库、下库碧水万顷,集雨面积23.8平方公里、库容4913万立方米。水面如镜、风光旖旎、安详、悠静。那山的苍绿,那心的倒影,那水的灵动,水的秀逸交相辉映,绝对让一个见贯喧嚣闹市的人怦然心动,绝对让任何一个词作家惊呼,怎一个“静”字了得!朱自清老先生曾写过梅雨潭的“绿”,假如他今健在,仙游至此,恐怕又会写出不朽名篇。站在坝上,北山连绵起伏、一览众山小;坝下、落水哗哗,欢唱着,长年不断,流向电站,以无私、无怨无悔的精神和永恒之心,在默默地为人民、为大众、为深情的土地作出贡献。
此时,我面对蔚蓝的天空,湛蓝的水面,苍茫的群山,伸扬双臂,尽情地高喊:“大北山!我看你来了!”我相问:“当年的知青,今在何方?他们回来看你了吗?”只听得松涛阵阵,山山回应,山山回响。放眼看大北山,如一曲天、地、人相融统一的交响。
踏着夕阳的余晖,打道回程,车转弯处,有一山坳,一座投资70多万的希望小学身披太阳的光辉,特别好看。我相信,莘莘学子,在优美的环境下,享受太阳的光辉和人们的关爱,定能茁壮成长,他们就是成长在北山的郁郁丛林,他们就是明天升起太阳。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