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州市镇江镇以整治铺张浪费陋习为切入点,首创“有喜事来种树”活动,以党员干部带头植绿替代宴席攀比。十年来,累计植树超250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4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77%,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高州参加2024年绿美广东竞风华竞赛,获沿海经济带赛区总分第一,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可复制样本。
党建领航强示范,四级联动聚合力
构建“市、镇、村、组四级联动”体系,推动植树从党员干部带头走向全民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引导村民以种树替代宴席,带动村民从“敷衍种树”转变为专职护林员,实现“要我种”到“我要护”的转变。推行“乡贤示范+群众参与”机制,累计动员10万人次参与植树管护。如,镇江镇乡贤捐资20万元包山种树,带动300余户村民参与,将荒山变为“绿色银行”。南塘镇彭村创建5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打造637亩森林公园,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
民俗赋能创机制,智慧管护固长效
融合传统习俗与生态建设,推出“喜事林”认养机制,打造“年例林”“同心林”等主题林,建设“喜事林”510个、种植“年例树”10.37万株。开发“绿美高州”小程序,实现线上认捐、代种代管,2024年累计认捐苗木超5万株,募集资金超1700万元。建立“网格化管护+积分制激励”体系,划分2969个责任网格,落实“一树一管护人”,积分制激励10万人次参与养护,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
绿美颜值转价值,三产融合促振兴
林下经济提质。镇江镇“幸福山口”工程种植油茶树300余亩,发展林下养殖,带动户均增收2万元。东岸镇扩种油茶2000亩,惠及1400户农户增收3000万元。庭院经济破圈。泗水镇滩底村探索“绿美庭院+美食”模式,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实现庭院经济破圈发展。文旅融合发展。根子镇柏桥古树公园串联荔枝文化旅游区,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33亿元。植物园、郊野公园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成为省级自然教育基地。2024年林业综合产值突破27亿元,实现“绿美颜值”向“金色价值”转化。
文明新风浸润,构建乡村治理新范式
移风易俗树新风。倡导“村越植越美,喜事越办越多”,引导村民将宴席资金转向种植“喜事林”,让植树成为新民俗。家校社协同育人。开展“小手拉大手”行动,从娃娃抓起,通过主题班会、家庭会议动员2万师生家长参与宣教,让植绿自觉深入人心。
高州以“有喜事来种树”为纽带,将生态建设、文明新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破解生态建设与基层治理难题,探索出生态惠民与乡风文明互促的新路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