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林业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爱版 > 林业要闻

发力自然教育赛道,粤东要从品牌打造做起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4-09-05

  近日,省林业局公布新一批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5家单位从全省百余家自然教育基地中脱颖而出,被评定为2024年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该基地推出的《“一片叶子的形成”凤凰单丛茶自然教育课程》被认定为广东省自然教育精品课程。据了解,在13个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中,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唯一一个来自粤东地区的基地。

  闯出新路,做到“请进来”+“走出去”

  近年来,广东开展自然教育的热潮,正从珠三角地区向粤东等地区持续蔓延;从粤港澳地区向全国各地发展。

  2022年在潮州启动的第三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粤东分会场活动,发布了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主题IP形象穿山甲“小川”,邀请专家为公众介绍潮州生物多样性情况,同时举办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嘉年华。这是粤东地区自然教育单位首次联合举办的大型自然教育活动。

  沿着“凤凰山自然探秘之旅”自然教育径行走,一路可见凤凰山远古居民、昆虫大观园、李园四季、潮茶文化、蜜蜂家园等区域。“为什么桫椤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专家向参与活动的小学生介绍说,桫椤是一种起源于距今约3亿年前的孑遗植物。在远古时代,桫椤曾是植食性恐龙的美味食物,在漫长的地球历史演化过程中,它万劫余生,依然挺立于世。体验式的输出,让参观的小学生听得入神。

图片

  保护区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自然教育方式,举办多样化活动。“亲近自然,助力创卫 走进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创卫徒步活动、“走进大美森林,体验绿色魅力”科普教育活动、“大美森林,绿色潮州”等多样化自然教育活动,参与人群包括学校、企业等单位。

  通过“乐享自然,探秘手工报”“行走的小松果中华穿山甲”等课堂授课互动、制作手工报等方式,保护区积极推动自然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获得公众好评。在前往当地学校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中,保护区自然教育导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地常见的昆虫,包括青凤蝶、中国大锹、云斑鳃金龟、蜣螂、青蝽、毛角豆芫菁、普通齿蛉等,并讲解昆虫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带去各种实物标本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使同学们深感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奇妙,激发了同学们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

图片

  不仅如此,当地还创新打造姊妹保护区联动课堂,举办《山海情——内伶仃岛—福田保护区、凤凰山保护区姊妹保护区联动讲堂》,来自内伶仃岛—福田保护区和凤凰山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导师为参与自然教育季活动的学生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姊妹保护区联动课堂,分享了深圳的黑脸琵鹭和猕猴以及潮州的穿山甲、白鹇、豹猫等珍稀物种,直观地展示了两座城市的灵动之美、和谐之美、自然之美。

  粤东地区的其他自然教育基地也开展了“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等粤港澳自然教育季品牌主题宣传活动。

  见贤思齐,敢问路在何方?

  自然教育课程活动是自然教育基地开展自然教育的主要途径。据统计,2023年,全省自然教育基地共开发500余门自然教育课程,其中珠三角地区占70%左右;粤东地区仅占5%左右。

图片

  全省2023年开展自然教育课程次数达12000余次。其中,珠三角开展自然教育课程活动次数占全省自然教育课程活动总次数的80%以上,粤东地区开展自然教育课程活动的次数占比低于2%。和省内自然教育开展较好的珠三角地区相比,粤东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

  路在脚下,应注重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

  在打造自然教育课程品牌的赛道上,粤东地区的自然教育基地应如何发力?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十分重要。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钧教授认为,应当根据不同自然教育对象(如学生、内部及周边社区居民、访客和普通社会公众等)的需求、接受程度、教育目标、行为特点,设计并制定差异性的自然教育项目、课程体系和自然教育方式。

  张玉钧认为,在策划自然教育活动时,在空间布局上要注意点、线、面的高度结合。点就是观察点,线通常表现为自导路径和观察线路,面则是特定区域的学习场所。同时需要注重软硬件建设,加强人员培训以及“在地+远程”的互动对接。

  着眼于打造自然教育品牌,关键还是人才。专家指出,应发展更多元和更开放的人才成长机制。行业发展调研显示,人才始终是从业机构最想解决的发展瓶颈。随着自然教育行业发展,从业机构所需的人才和素质能力有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解说、活动带领、写作、运营、评估、媒体传播、安全防范等。面对多元的人才素质能力需求,培训可以提供一部分解决方案。此外,也需要发展更多元和更开放的人才成长机制,如机构提供相互借鉴有益经验的学习培训机会,机构内部的个人成长支持,探索自然教育职业发展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