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林业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关爱版 > 林业要闻

广东省深化林改促发展 绿美生产力新飞跃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24-12-30

图片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广东省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超过一 半的国土面积是森林,超过九成的林地归集体所有。从1981年开展林业“三定”工作开始,经过40余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广东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明晰产权、量化到 人、家庭承包、联户合作、规模经营”林改之路,基本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目标。据统计,全省森林覆盖率53.39%,是全国平均数约两倍,森林蓄积量65740.2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质量稳步提升。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近两年来,广东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核心导向,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群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热情,提高林地产出率,积极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力争实现“一亩山万元钱”,全力以赴为“再造一个新广东”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

郁郁葱葱的竹海

  绿起来不能停,森林生态提质增效

  集体林是广东林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区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更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主战场、林分优化林相改善的主阵地。

  在佛山市,各地村民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将集体林地作为重点改造对象,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质量。一年多时间里,完成桉树改造4.1万亩、低质低效林分改造3.13万亩。

  在江门市,各地充分利用集体林地,大量种植荷木、火力楠、红锥、樟树、山杜英、枫香、格木等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全市森林质量。2024年全市已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10.50万亩。

  在中山市,各地积极选用红锥、闽南等珍贵树种和荷木、火力楠等乡土阔叶树种,进一步优化林分、改善林相,并同步做好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工作,以点带面夯实资源本底。2024年提前采购林分优化苗木100万株,已完成林分优化1.13万亩、新造林抚育1.27万亩、中幼林抚育0.45万亩。

图片

工人上山造林

  随着《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和《广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先后出台,广东各地绿色发展导向愈发鲜明。两年来,广东以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为抓手,着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强化森林经营,提升林地生产力,推动森林资源增量、生态增效、景观增色。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11月,广东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446.8万亩、森林抚育提升422.6万亩,森林生态稳定性持续提升。

  美起来慢不得,激发林业发展内生动力

  作为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现如今,广东正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服务需求为目标,向又绿又美、见绿见金大步迈进。如何利用现有机制盘活林业资源、增强林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成为广东需要深思的问题。

  点“绿”成金,金融为要。广东积极开展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支持各地组建林权收储机构,以金融活水赋能绿美生态建设,探索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连南瑶族自治县成立全省首个公有制林权收储中心,主要负责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林权收储、整合县域分散林权、实现林权集中化规模化经营。广州花都区积极探索林业碳普惠机制,依托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功通过市场化手段使自然资源变资产。韶关市推动绿色金融创新,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助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成功争取贷款授信9亿元。江门开平市探索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转化绿色生态百千万项目,并获得全省首笔最大额度森林GEP贷款5亿元,有效激活生态产品金融属性,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实现生态保护中找到“最优解”。

图片

在河源市赤光镇绿油农业油茶种植基地,村民抬着满筐的油茶果乐开花

  绿水青山可“生金”。广东从制度层面着手,力争破解“两山”转化瓶颈。《广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快推进“三权分置”,放活经营权,以“活”字让林区焕发新生机。省内各地纷纷探索尝试,多措并举助推林地流转更畅通。

  2024年7月4日,深圳首宗集体林权公开流转试点项目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竞价成交。位于赤石镇新里村燕仔扑梁山地的集体林地,通过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圳阳光租赁平台竞价实现了出租流转,一家苗圃企业以每年42589元的价格承租了这块总面积177415平方米的集体林地,出租期限为12年,用于苗圃基地建设。

  如何更好保障流转交易顺利进行?佛山市自有一套打法。自2023年起,佛山市依托农村集体“三资”平台,对集体林地流转交易进行全流程监管,并全面实施网上交易,将集体林地流转晒在阳光下、放进网络平台里,盘活集体林地经济。目前,纳入“三资”平台农村集体统筹经营林地资源数共5815宗,面积超过52万亩。今年以来,在“三资”平台流转交易成功83宗,成交面积7059亩,成交金额达5600万元。

  流转畅,则活力足。广东将林地确权发证纳入不动产登记统一管理,稳步推动处理权属交叉、地类重叠等历史遗留问题,明晰山权林属,有效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如今,全省集体林地采取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抵押、托管和委托经营等方式流转日益活跃。全省集体林地流转面积2020年达126.3万亩、2021年达204.5万亩、2022年达780万亩,呈现逐年增加态势。这也为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土壤。

图片

林下种植灵芝

  富起来等不起,“两山”转化不断优化

  2024年12月1日—3日,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正式举办,1万余种特色林产品集中亮相,吸引5万人纷至沓来,一睹广东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风采。作为林业大省,广东林业资源丰富,林业一二三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产值规模长期领先全国。2023年,广东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950亿元,占广东GDP的6.6%,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9.6%。

  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广东深谙此道,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科学合理开发森林食物资源,让森林“粮库”更加丰实,让森林“钱库”更加充盈。

  推动适度规模集约经营,打造林业产业发展“金钥匙”。在巩固分山到户成果基础上,广东坚持集体林集体所有,创新实施“均股均利”做法,落实农户集体山林股份权益,大力引导林农走联合经营、规模经营之路,积极培育壮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专业大户、林业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林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林农分享更多增值收益。截至目前,广东建有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5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8个,以及省林业龙头企业375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94个;有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9个、省示范家庭林场48个;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5个、省森林康养基地67个,南粤森林人家129家。

图片

2024年12月1日,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开幕

  林上林下齐发展,打响“粤林+”特色品牌。广东省高度重视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发展,将其纳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加大财政扶持,引入金融活水,推进基地建设,创建特色品牌,优化产销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油茶、水果、干果等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近1200万吨,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超过3400万亩,形成了“粤林茶油”“粤林竹品”“粤林康养”“粤林山珍”等一批叫得响、卖得好的“粤林+”公用品牌。

  生态旅游渐盛行,三产融合成趋势。近年来,广东坚持做旺三产,通过发展林下特色种养业等绿色产业生态惠民,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和森林景观利用开发等特色产业,确保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通过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绿美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增强群众绿色获得感。2023年,全省林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第三产业产值1901.04亿元,较2022年增长16.17%;全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接待游客达2亿人次。

图片

深圳市南山区滨海休闲带

  “向绿色要未来!”对广东而言,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绿美为轴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广东将持续在培育森林资源、提高生态质量、改善林区发展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相融相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深度融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努力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经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林业现代化广东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