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缝插针栽花植绿 扮靓南粤秀美山川

  广东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的令》日前签发,明确提出今年全省要确保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0万亩,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面积415万亩,每个市、县应至少建设一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要求各地开好局、起好步,全力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其中,总林长令强调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级林长要主动发挥带头作用,高水平建设林分优化林相提升样板点、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油茶产业和竹产业基地等,择优推进一批项目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示范,在生态建设方面做出示范,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方面做出示范。要全力推进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国际红树林中心、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等。

  据悉,当前,全省已设立各级林长97372名,省市县镇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全面建立。

  示范点建设>>>>

  广东将打造超100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1号总林长令明确提出,每个市、县应至少建设一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要求各地开好局、起好步,全力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广东省将打造100个以上以森林公园等为主要载体的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有特色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通知》要求,广东全省每个市、县(市、区)、省属国有林场至少要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点。要以基础条件较好的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林长绿美园或其它各类已建、拟建的公园等作为首选地点,积极谋划布局,营造更多绿色开敞空间,推进城镇留白增绿,着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示范点建设要活化利用森林资源、自然景观、文化禀赋、红色资源、古树资源等。要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色,开展系统性的景观设计,利用自然地形高差因势而建,结合现有水体、植物、构筑物等空间元素,适当增加基础设施和游憩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林分优化林相提升或见缝插针栽花植绿等手段,使示范点富有视觉美感,达到弘扬岭南生态文化,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效果。

  此外,要坚持适地适树,科学选择树种,包括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油茶和竹子等;坚持科学绿化,坚决防止乱砍滥伐、砍大留小、砍阔留针、砍优留劣,杜绝大面积更换树种,坚决反对“天然大树进城”“一夜成景”“只搞奇花异草”等急功近利行为。

  据统计,当前广东共建有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20个、林长绿美园11个、公益林示范区29个,这为建设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打下了坚实基础。

  森林抚育提升>>>>

  2023-2035年将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626万亩

  1号总林长令明确提出,今年全省要确保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0万亩。

  日前,《广东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3-2035年广东全省将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总任务4626万亩,其中林分优化提升1565万亩,森林抚育提升3061万亩,使全省森林质量大幅度提升,森林结构更加优化,单位面积森林生物量增量及碳汇能力进入全国前列,多树种、多层次的地带性森林群落成为南粤秀美山川的靓丽底色。

  广东省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与松材线虫病防治、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优化提升对象、建设目标类型、主要技术措施、树种选择配置等四大方面发力,推进开展区域系统治理:

  一是林分优化提升和森林抚育,对适宜造林绿化空间进行人工造林,对低质低效林、自然保护地内分布不合理的林分等进行优化提升;对立地条件较好,乡土阔叶树或杉木总体生长状况尚好的中幼林进行抚育或低改抚育,着力培育大径材林、高产竹林和油茶林。

  二是以适宜造林绿化空间和低质低效林分为优化重点,建设水源涵养林、绿色通道林、沿海防护林、生态风景林、自然保护区林、油茶林、特色商品林等7种目标类型,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景观协调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全面展示广东森林植被的区域景观特色,提升人居生态环境品质,促进城乡绿化均衡发展。

  三是实施人工造林、全面优化、块状优化、带状优化、林窗优化、森林抚育等6大主要技术措施,调整林分生长空间,促进林分生长发育,因地制宜发展油茶林或竹林,营造多树种组成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等。

  四要做好树种选择配置,如公益林树种配置以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为参考,选择生长健壮、抗性强、景观效果好的乡土阔叶树种,并根据不同区域选择相应的建群树种、珍贵树种、景观树种和特色树种进行树种搭配;商品林树种配置应突出培育目标和主导功能,培育优质高产林分,推行“珍贵树种+”的造林模式,珍贵树种每亩不少于30株。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推动各地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为抓手,系统谋划城乡一体绿美提升、森林分类施策经营等工作,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与林业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全面推进示范建设,尽量选择在集中连片、面积 5000亩以上的林分中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建设工程,提升区域内的整体林分质量,做到高标准、全方位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为助力广东率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示范引领作用>>>>

  广东今年将新造油茶林28.66万亩

  1号总林长令明确提出,高水平建设林分优化林相提升样板点、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油茶产业和竹产业基地等。

  目前,广东油茶种植面积282万亩,名列全国第6,茶油产能约6万吨,油茶生产也已纳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内容。

  日前,广东省林业局召开的全省油茶生产调度视频会议透露,2023年广东将新造油茶林28.66万亩,低改及抚育油茶林19.81万亩,油茶生产任务已印发下达各市加快推动实施。广东计划在“十四五”期末,实现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达360万亩,茶油产能达8万吨。

  油茶种植面积名列全国第6

  2022年,广东将油茶发展纳入《广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林业重点工作。全省各地不断深挖扩种潜力,保障油茶用地,利用松材线虫病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防火隔离带因地制宜种植油茶,做好“产”的文章,全省油茶种植面积和产值稳步增长。

  据统计,2022年全省完成油茶生产52.55万亩,其中油茶新造17.48万亩,低改35.07万亩,全面完成年度生产任务。截至目前,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82万亩,茶油产能约6万吨,种植面积名列全国第6。

  已启动油茶保险试点工作

  广东各地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产业扶贫、农民致富、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新路子。2022年,河源完成新造油茶林9.67万亩、低改10.52万亩,占全省任务的38.8%,完成任务量为全省第一。乳源瑶族自治县石漠化地区油茶种植面积达2.5万亩,直接经济收入达3500万元,创新“农民合伙人”机制,带动周边农户5000多人就业。连南油茶发展跑出开年“加速度”,在现有5万亩的基础上规划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0万亩。

  目前,广东已启动油茶保险试点工作,将肇庆市、韶关乳源县、梅州兴宁市、河源龙川县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给予省级财政保费补贴,并争取在2024年油茶保险实现全省全覆盖。

  示范引领作用>>>>

  一度销声匿迹 中华穿山甲回归视野

  1号总林长令提出,要全力推进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国际红树林中心、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等。

  从一度销声匿迹,到野外再度现身,再到登上城市中央的公益海报……在广东,中华穿山甲正逐渐回到公众的视野中。

  中华穿山甲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其救护饲养与迁地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也取得初步进展。“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使穿山甲、候鸟保护等得到更广泛的公众支持和参与,生物多样性带来的福祉逐渐被社会和公众认可。”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林长制等考核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使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广东组织开展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华南虎、鳄蜥、紫荆木、丹霞梧桐等一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华南虎人工繁育和野化训练工作正有序开展。

  华南国家植物园已揭牌

  在省林业局的积极配合推动下,华南国家植物园于2022年正式揭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最高最好最优标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此外,多个国家级迁地保护中心在科研保护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朱鹮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培育种群不断扩大,先后组织开展鳄蜥、德保苏铁、紫纹兜兰等物种回归野外。

  随着《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广东省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计划(2023—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起草、编制、出台、修订,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保护措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各地将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列入普法责任清单,坚持把宣传教育引导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一环抓紧抓好,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目前,广东省、市、县三级已全面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特别是全省所有地市均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长效机制,健全保护和执法管理体制,加强跨区域、跨部门保护协作,定期召开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和日常检查巡查,严格执法,全力推动全链条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活动,全面巩固禁食野生动物成果,形成保护合力。建立层级保护机制,推动建立市、县、镇、村层级保护野生动物工作责任制,压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狠抓层级工作责任落实,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资源。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