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全城,满目苍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洽悦不觉涌动;漫步街巷,树木葱茏,转角享绿的惬意油然而生。近年来,广州持续开展森林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初步形成了“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绿色生态格局。良好生态成为建设现代化广州的最美底色。
东山湖公园
统筹建设北、中、南三大森林生态片区
“一年四季都有花,在广州赏花、拍照,拍都拍不过来!”市民郭先生说,前段时间凤凰花开得特别美,他带着家人到东山湖公园、传祺公园、广州体育馆、林则徐纪念公园等地,就着蓝天、绿地,留下了一系列让人赏心悦目的美图。闲暇时间,郭先生常和朋友们一起,带上帐篷、餐垫、美食,到公园享受阳光与绿色。这样的放松休闲,以城市高“颜值”为情绪“充值”,成了广州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无处不在的松弛感,来自城市对生态建设的不懈追求。据介绍,广州精准提升森林和城乡绿化质量,构建绿在身边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生态源地作用,统筹建设北、中、南三大森林生态片区。其中,北部生态涵养片区突出山体森林的生态风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发挥生态涵养和生态屏障功能,打造碳汇价值高地;中部城市森林片区创新近郊森林资源利用方式,推进中部地区绿色空间连通,增强绿色获得感;南部沿海防护片区推进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防护能力,打造国际水鸟生物多样性热点片区。
华南植物园
全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为实现“树葱茏、道千里、惠万民”的愿景,广州建设千里森林步道,构筑可触可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活方式,从北到南串联北部天堂顶、中部白云山、南部南沙滨海大山乸等自然人文资源点,建设“1环5径”千里森林步道,差异化打造不同主题段落和节点,形成穿山、连城、进村的绿色廊道,实现近可远眺羊城美景,在轻装徒步中了解自然;远可遥望平湖落日,在绿海花香中亲近自然;动可探访农家野趣,在丛林探险中体验自然;静可纵享悠然村居,在露营观星中品味自然。
同时,广州还全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构建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的“1+3+N”广州城园融合体系(“1”是指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3”是指推进北-中-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N”指的是建设10个以上专类植物展示园和200个以上生态科普宣教点),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
崇文三路口袋公园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将成广州亮丽名片
广州北依山、中沿江、南滨海,为提升城市活力和宜居水平,《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于2023年9月印发。《规划》以建设“活力公园城市”为目标愿景,提出到2035年,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成为广州亮丽名片,全面建成绿色生态网络健康稳固、绿色服务普惠共享、岭南园林传承创新、花城文化精彩纷呈的活力公园城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美广州样板。
市域层面,通过统筹建设三大森林生态片区,构建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洪奇沥水道等八条区域生态廊道,打造160千米城市生态翠环,形成“三片八廊、一环一带三核”的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引导绿美生态、游憩、文化全面发展。
《规划》立足不同频次、不同类型的游憩活动需求,提出构建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重点增加社区公园和游园(口袋公园),适度增补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
为进一步提升游憩空间的可达性和开放性,《规划》还整合绿道、碧道、道路绿带、林荫路、森林步道等线性空间,通过连公园、连绿地、连景区等,打造通山达海的高品质绿色游憩空间网络,让市民“远”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近”能出门见园、转角享绿。
截至2023年底,广州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77%,建成区绿地率38.7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平方米,累计建成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生态公园等各类公园1426个,绿道3874公里。
广州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等荣誉。
到2035年,全市规划公园不少于2000个。其中,自然公园70个,郊野公园约50个,城市公园约120个,社区公园约300个,游园(口袋公园)约1500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