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领导到河源市和平县古树森林公园综合型示范点深入调研河源森林资源抚育保护和开发建设情况,现场听取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工作汇报,强调要有力有效推进示范点建设,着力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进一步优化林分、改善林相,不断提高林地综合效益,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写好扩绿、兴绿、护绿三篇文章
今年以来,河源锚定打造“绿富双赢”的河源样板,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一个目标;构建系统谋划调度推进、林木常态长效管护、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三项机制;做好扩绿、兴绿、护绿三篇文章,实现山林“绿”起来、群众“富”起来、生态“美”起来三大提升,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全力推进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县镇村绿化行动。
做好扩绿文章,让山林“绿”起来。截至6月10日,河源已完成林分优化32.16万亩,“四旁”“五边”种植苗木191.78万株;13个示范点的建设取得亮眼成绩,包括完成林分优化1.42万亩、森林抚育2.32万亩。此外,建设森林步道40.99千米,打造景观节点24个。其中,东源县、紫金县围绕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目标任务,持续推动林长制和绿美生态建设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治理水平,在2023年度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工作考核结果中获评“优秀”。
做好兴绿文章,让群众“富”起来。作为华南地区油茶产业重点发展区,河源把油茶作为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联合协调解决油茶融资、林地流转、建设用地手续完善等问题,大力发展油茶产业集群,以集群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全力推动油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和平县南粤福和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与周边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提供油茶苗和种植技术指导等方式联农带农,带动和平县云星村241户、梅径村88户农户增收。截至6月10日,全市完成油茶新造8.71万亩,完成2024年省下达河源市新造油茶任务的87.1%。
此外,河源以野趣沟、万绿谷、霍山等森林旅游康养景点为示范,探索“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文化”特色发展之路;结合重要文化节事,举办各类活动,不断提升森林旅游文化教育基地知名度和含金量。
河源还通过推进储备林、碳普惠项目建设工作等方式壮大“绿色银行”。今年,河源市国家储备林首期(紫金县)项目正式启动,计划投入资金5.9亿元,利用各镇退桉还林后的林地,以及黄砂林场等其他林地,通过实施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与中幼林抚育等方式,建设国家储备林6.65万亩。
做好护绿文章,让生态“美”起来。河源加强古树名木监管保护,实施古树名木保护重点工程,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河源积极参与“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发动4家企业捐款40万元。河源在林木资源管护、自然保护地建设、森林火灾防控、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河源出台《深入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十六条政策措施》,作为全省首个促进林业发展系统性政策,从林权改革、社会参与、特色产业发展、政策保障等多方面促进河源林业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提升县镇村绿化质量
去年以来,河源深入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绿色成为河源最鲜明的底色。
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河源也面临一些挑战。譬如,县镇村绿化质量不高、后期养护不足,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任务推进缓慢,人才缺乏以及资金短缺等。
如何破局?河源正通过强化造林绿化管护工作,加强县镇村绿化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工作,推进绿美保护地提升,加快示范点建设进度,加大人才引进和资金筹措力度等,多措并举提升县镇村绿化质量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水平。
此外,河源将落实森林抚育地块,加快新造林抚育、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并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1个古树公园、54个乡村绿化美化、10个森林乡村、3个绿美古树乡村、3个绿美红色乡村、4个森林城镇的建设任务,同时结合年度核验开展森林乡村、森林城镇评定工作。结合送苗下乡、义务植树及县镇村绿化,完成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确保村庄绿化覆盖率保持在32.6%以上。
目前,全市调查发现并录入系统的古树名木共2278株;其中,一级古树54株、二级古树205株、三级古树2018株、名木1株;古树群30个。河源今年计划对40株生长环境、长势衰弱或濒危的古树名木开展抢救复壮,依托优质的古树资源打造绿美古树乡村3个、古树公园1个。接下来,河源还将对古树名木资源进一步查漏补缺,全面查清全市范围内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资源情况,并录入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落实“一树一码”“一树一档”;加强监管措施,建立详细的巡查信息档案,有序推进古树名木的复壮工作,并通过认捐活动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中来。
此外,河源将加快示范点建设进度,重点抓好森林步道建设、景观节点打造等短板弱项。此外,河源还将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立多方力量参与制度,引入社会团体共同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