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区创新“五个一”措施 巡林护绿基层减负见实效

  广州市天河区在广州市各区中率先行动,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创新制订实施巡林护绿基层减负“五个一”措施,从源头上为基层“松绑解缚”,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从机制上“节流”,“一”以贯之,“五个一”初见成效

  针对基层反映的巡林护绿要求“一刀切”、兼职人员“负担过重”、频次过高“流于形式”等问题,天河区林长办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在林长制“党政同责、属地负责”机制下,坚决整治形式主义,解除刚性“束缚”,将巡林护绿要求简而化之,切实提高巡林护绿效率,提出“五个一”措施:一是在省、市林长制政策文件的允许范围内,区级副林长巡查频次调整为每半年1次;二是精简街级林长架构,林护绿任务较轻的街道,可只设1名副林长;三是因“林”制宜、因“绿”制宜,巡林护绿任务较轻的村(社区),可设1名副林长或不设第一林长、副林长;四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允许非专职护林员每周额外休假1天;五是在非重大节假日或防汛期间,社区兼职护绿员的巡护频次调整为每周1次。

  目前“五个一”措施成效已逐步显现。一是调整区级副林长巡林频次要求后,区级副林长减负率为50%。二是缩减街级副林长数量后,全区减负率为22.2%,其中猎德街道原7名街级副林长调整为1名,减负率为85.7%。三是精简部分村(社区)级副林长后,全区减负率为6%。其中沙河街、沙东街因无林地、绿地面积小,撤销了社区副林长,减负率为100%。四是允许全区非专职护林员在非森林特别防护期内每周额外休假1天后,基层减负率为14.3%。五是调整社区兼职护绿员日常巡护频次为每周1次后,全区减负率为66.6%。

  从技术上“开源”,科技赋能,林业“人防+机防”全面覆盖

  针对兼职护林员可能存在巡查不到位、发现问题不及时的问题,天河区强化林业科技赋能,用技术上要生产力,通过聘请第三方公司开展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林地和森林公园巡查,全力推动“人防+机防”联动联控体系建设,切实减轻基层巡查工作人员巡查工作量。由无人机团队每月至少完成一次对天河区所有山林地的全覆盖巡查,巡查内容包括森林防火安全隐患、林业有害生物、森林违法图斑等类型,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林业部门联合有关街村现场核查处理。这样既减轻了街村护林队伍的负担,又有效覆盖到基层巡查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的现实问题,实现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从管理上“挖潜”,补充力量,绿化养护提质增效

  针对广州市林长制覆盖园林绿化领域,而社区绿化管养专职人员紧缺的问题,天河区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划分区街管养界面,采取聘请第三方绿化养护单位的方式,为基层补充绿化管养工作力量,目前全区街道均基本配齐专业绿化养护队伍及抢险保障队伍,切实减轻基层兼职护绿员的巡护压力。绿化养护项目要求养护单位定期对养护范围进行精细化管养,主要包括行道树养护、绿地内乔木养护、苗木补植、绿地养护、绿地保洁、应急抢险、病虫害防治理等,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这样既有效减轻了基层护绿人员巡护压力,又弥补兼职护绿员绿化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术不强等问题,实现绿化养护提质增效。

  下一步,天河区将继续按照市基层减负工作部署和林长制有关要求,积极回应基层关切,认真落实工作要求,继续在工作整合、分类施策、科技赋能、宣传培训等方面用全力、出实招,切切实实减轻基层负担,推动社会和谐。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