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古树名木编织智慧守护网

  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深圳以创新守护每一株古树名木,让这些自然界的活化石在现代都市中依旧茂盛如初。

  走进福田区新洲村,一株苍翠古榕树挺立于村口,宛如信使穿越了626年的时光。这是深圳已知最长寿的国家一级古榕树。绕着树干走一圈,巡护员轻轻一扫标牌上的二维码,古树名木系统的APP便开启了一扇通往数字世界的门扉:科属、树种、位置、管理信息等一目了然,巡检、养护、复壮等任务尽在掌握,巡查数据亦可实时上传更新,及时预警和处置。这一创新举措,为古树名木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也同步向公众开放,在市民与古树之间建立起一座互动与认知的桥梁,未来还将增加古树名木认捐认养功能,增强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与责任感。

  在大鹏新区的坝光银叶树湿地园,深圳的科技力量同样得到应用。遥感卫星的高空俯瞰、GIS技术的精准定位、传感设备的实时监测……这些高科技手段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古树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古树的生长状态、环境变化被精准捕捉,潜在风险得以提前预警,并为每株古银叶树制定出更个性精准的保护管理方案。

图片

  近年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深圳的科技创新优势积极转化为古树名木保护的实际行动,依托前沿技术编织了一张古树名木智慧守护网,从普查登记到建档管理、从日常巡查至养护复壮,实现了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全链条、智慧型、精细化管理。这不仅提升了古树名木的保护效能,也为全国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目前,深圳市古树名木特别保护管理系统已上线应用,集成基础地理、三维模型、古树名木空间数据及管理数据,建立了计划管理、报批流程、数据管理、成果管理、展示查询等功能模块,重点解决了古树名木信息资源的及时汇交更新和古树名木规范化保护管理两大核心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古树名木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全国领先的深圳“多规合一”平台也建立了古树名木核查应用,将古树名木的空间数据纳入城市规划提前进行考量,确保了古树名木在城市发展中原址保护和施工避让的安全。2023年,深圳完成了全市域1714株古树名木的点位数据和保护范围数据测绘及数据汇交。2024年,相关数据成果纳入“多规合一”平台,实现了对建设项目空间论证涉及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的空间管控一键自动核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