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坚持种管并重理念,积极探索“三化”苗木管护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既种好树又管好树,不断推进乡村绿化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今年以来,全市乡村绿化新种植苗木147.6万株,新建提升农村生态小板块2.6万个,累计61万人次参与浇水、施肥、除草、补植等管护工作,苗木成活率达95.75%,推动乡村常绿常美。
一是依托党建载体赋能,管护工作常态化。云浮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优势,在全市按“镇(街)—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划分63个大网格、972个中网格、14082个小网格的基础上,以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村庄苗木的权属关系、压实管护责任,把今年以来新种的苗木管护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推动镇村干部、党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热心群众等多种力量主动“进网入格”,把浇灌、施肥、修剪、防护、补植、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任务细化到点、责任落实到人。由网格员不定期开展苗木管护巡查,全面跟踪记录苗木生长状况、生长环境,确保苗木生长管护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今年以来,10万多名网格员开展管护巡查,发现、纠正苗木干旱、病虫害等问题3742个,切实做到树栽有人管、苗旱有人浇、杂草有人清、绿美可持续。云浮市罗定市印发《乡村绿化美化管护机制工作指引(试行)》,由21个镇(街)大网格统筹指导村(社区)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336个村(社区)中网格做好辖区内管护任务安排,5646个自然村小网格做好绿化点位管护兜底工作,实现绿化管护工作全覆盖。
二是推动专家人才下沉,管护指导专业化。云浮依托“1+5+N”乡村绿化专家技术团队,充分发挥专家人才运用专业优势服务解决乡村绿化管护技术难题。按照镇村“点单”、专家技术团队“接单”的服务形式,持续推动专家人才技术团队下沉一线,点对点、面对面实地指导镇村基层做好浇灌与施肥、修剪与整形、补植与改植、有害生物防治等“关键动作”,为提高苗木成活率、管护成效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特别是针对镇村基层上报反映存在的绿化管养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专家技术团队以理论学习、技术解读、实地教学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领题”开展“传技赋能”培训,全市392名专家人才技术团队成员累计下沉镇村3206人次,开展实地指导管护4865次,组织全市乡村绿化专题培训9期,累计培训市、县、镇、村、组5级党员干部和群众超34.58万人次,助力镇村基层一线人员更好掌握种养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集中解决基层反映的管护技术难题。云浮市云安区镇安镇“点单”市乡村绿化驻云安服务团队为当地苗木抚育和管护情况进行“把脉开方”,针对今年持续降雨天气,专家团队指导做好围堰、开排水沟、苗木清淤、防病除草等苗木防涝和水涝后的苗木养护管理工作,新栽苗木成活率超过98%。
三是探索多项举措并施,管护机制长效化。云浮积极探索长效管护机制,推动乡村绿美“种一株、活一株,植一片、绿一片”。建立积分制激发动力。把苗木养护、“四小园”管理等纳入志愿服务积分管理范畴,量化管护时长转换积分标准,细化积分评议、兑换等事项,充分调动村民群众参与苗木养护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以“小积分”推动绿化“大管护”。活用互助队提供助力。在全市8168个自然村全覆盖组建7882支互助工作队的基础上,出台专门措施,把参与绿化管护、带动群众参与乡村绿化工作成效明显的成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激励互助工作队在主动参与绿化管护竞标争先。依托信息化增强效力。探索创新“一树一码”“一村一码”机制,依托信息化系统,探索建立“一树一档”数据库,采集苗木的位置、树种、简介、种植时间、管护状态等信息形成苗木电子档案,为每株新植苗木设置“一树一码”专属二维码,实现苗木信息实时查询、动态监测,推动实现新种植苗木“种、管、护”全过程监管。同时,为自然村设置专属二维码,满足辖区内乡村绿化工作情况展示、动态更新,促进自然村乡村绿化工作一码掌握。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稔村社区黎姓坊自然村在全市率先开展“一树一码”挂牌管护活动,明确树种、种植日期、管护人和管护措施,搭建起长效绿化管护机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