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第五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珠海会场)暨首届粤港澳白腹海雕节在淇澳岛启动,活动现场北京师范大学科考团队发布白腹海雕监测研究数据报告,充满趣味的生态科普将在本周末在多巴岸营地等处持续开展。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昊波参加活动。
第五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珠海会场)暨首届粤港澳白腹海雕节是在广东省林业局指导下,由广东省林业事务中心、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并由白腹海雕集中栖息地所在的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承办。
活动现场向全社会发起了保护白腹海雕的宣言倡议,并为社区科普学堂、珠海市红树林自然教育学校的相关机构授牌。随后开展的粤港澳自然保护座谈会和“鸟类大咖说”旨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交流合作。
近年来,珠海通过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水鸟栖息地生境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大力度宣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珠海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
白腹海雕是华南沿海体型最大的猛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珠海土著”。根据最新调查结果,目前担杆岛有3对繁殖,二洲岛2对,佳蓬列岛中的杉洲岛1对,三门列岛中的黑洲岛1对;大蛛洲岛和外伶仃岛也能见到白腹海雕,但没有发现巢,不能确定繁殖。该物种一雄一雌维持终身配偶,繁殖季为秋末到初春。巢一般建在高大树木或者悬崖边,直径可超过1米,一般沿用多年,每窝1-3枚卵,但一窝一般只有1只雏鸟能成功离巢。
本周末,淇澳红树林还将开展观鸟活动,同时在淇澳多巴岸营地还将设置美食玩乐和科普相结合的宣传摊位,引导公众通过现场打卡换礼品等形式,提高生态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