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江市阳春市春湾镇茶园村委会鲶鱼坑村,梁兆配兄弟二人利用300亩荒山种植油茶20年,不断探索“经济林+林下经济”的双重发展模式,成功带动周边35户农户种植油茶30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油茶种植能手。
亲友支持干劲十足回乡创业种植油茶
走进阳春市迎庆茶籽原生态种植场,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回到家乡发展油茶产业,我们走过了一段十分艰苦的路。”梁兆配说,少年时期家里很穷,自己和大哥与许多农村青年一样,外出到珠江三角地区打工,希望通过赚钱改善家庭生活。2004年,兄弟俩到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探望当教授的亲戚,得知油茶种植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人了解到,油茶是我国保障油料供给的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不仅能提供优质的食用植物油,还可促进农民增收。当前,国家明确提出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并支持油茶等特色油料作物的发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正在落实一个油茶种植试验项目。“你们家乡是山区,种植油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种植,学院可以派专家上门指导油茶种植管理技术,确保你们种植成功。”教授的话点燃了二人心中“脱贫致富”的火种,他们辞去物流公司的工作,回到家乡,专心种植油茶。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兄弟俩流转了300亩荒山土地。然而土地租金、清杂、挖穴、买种苗、管理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二人将这些年打工赚来的钱都投了进去,还远远不够。为了筹集创业资金,他们找遍了所有的亲友,但大部分人并不看好种植油茶的收益。就在兄弟俩一筹莫展之时,父母被他们认真创业的干劲打动,毅然卖掉了镇上的房子当发展资金,搬回农村陪儿子创业。“我们当时暗暗发誓,等创业成功,一定好好孝敬父母,让二老住上更漂亮舒适的房子。”梁兆配说。
创业初期遭遇恶劣天气 300亩果实烂在山里
有了资金后,兄弟俩马上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买来种苗,学院也派出了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种植和管理。兄弟俩起早贪黑地一门心思扑在油茶种植管理上,虚心地向专家学习。
种完种苗,筹到的资金已全部用完,油茶树要5年才结果,如何解决这5年的抚育管理费和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支?“山里人靠山吃山,油茶林间的空隙地块,可以种植芋头、肉姜等农产品增加收入。”在艰难时刻,老父亲的一番话点醒了兄弟俩。说干就干,一家人奋力在油茶树林间种上芋头、肉姜。没想到歪打正着,到年底收获时,芋头、肉姜的售价十分可观。所得收入解决了一年的油茶抚育费和一家人的生活费。兄弟俩由此慢慢地探索出一套“经济林+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新种的油茶树前4年属于幼林期,这时候的树干低矮,树与树之间的间隙较大,适宜种植低矮的农作物,如芋头、肉姜、木薯、沙姜等。第5年属于油茶林成熟期,茶林已大面积挂果,树干高大,枝叶茂盛,树与树之间的间隙被枝叶交叉覆盖,不适宜再套种农作物,梁兆配便尝试林下养殖,放养山地鸡、山羊等来增加收入,“经济林+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成熟。
2009年,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300多亩油茶树迎来挂果期,全家人为此欢欣鼓舞,准备摘果。“谁知收获期的那一个月,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山路又陡又滑,工人无法上山,果实全部烂在山里。”梁兆配说,但我们没有灰心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
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家的指导下,种植油茶的第6年,通过加强管理,山上1万多株油茶树全部挂果,卖果收入达10万元。梁兆配说,我们将这10万元用来建设上、下山道路,建晒场和烘房,搞基础设施,扩大种植面积。
成为油茶种植专家 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之路
2017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专家们培育出高效高产的“优选家系”油茶树,其亩产是原来油茶树的两倍。专家们带着新油茶树来到春湾镇,向兄弟俩传授技术。得益于政府“低产低效林改造”的补贴政策,兄弟俩将原油茶树锯断,开始嫁接“优选家系”油茶树。事实证明,嫁接“优选家系”油茶树后,亩产从原来的15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兄弟俩越干越有奔头。
经过多年的坚守,兄弟俩种植的油茶林基地规模已扩大至50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30余人就业。多年来,他们凭着一股干劲和韧劲,从门外汉变成了油茶种植专家。“刚开始收获那几年,我们将果卖给外地加工企业。经过科学管理后,油茶果产量和品质提高,很受港澳同胞的欢迎,于是我们便开始与更加资深的加工企业合作。”梁兆配表示,这10多年来,基地每年为港澳同胞提供4000公斤油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如今,兄弟二人已经兑现了对父母的承诺,为父母买上了更漂亮舒适的房子,一家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梁兆配说,经过多年的养殖探索,他们现在在林地养了几十只山羊和100多只猪。山羊吃掉林间的杂草,省去了人工除草费用,猪屎猪尿可以做肥料,给油茶足够的营养,提高了油茶品质,同时山羊和猪还产生了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良性循环发展路子。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家也啧啧称赞“梁兆配兄弟俩的路子走对了”。并表示,随着油茶树龄的增长,后续的收益会一年比一年大。
看到兄弟俩的成功,村里农户放弃了以前的顾虑,纷纷投入到油茶种植的产业中,对于上门取经的农户,他们非常乐意为大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将自己的种植技术进行推广。多年来,二人向群众推广“经济林+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成功带动周边35户农户种植油茶3000多亩。下一步,他们将尝试在油茶林增种春砂仁,充分利用林地,争取最大收益,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附件: